“上班”这个词,源于宋朝,宰相去工作称为“上朝”,其他阁员没有资格上朝,则称之为“上班”。
原来自古以为,上班就是级别比较低的事情。
有人形容上班的心情比上坟还沉重,戏言曰:上班如上坟,满眼全是鬼。对上班族来说,感觉到丧真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上下班要打卡,不是在准备汇报材料就是在去汇报的路上,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开着固定的会议,面对相同的人,说着相同的话,做相同的事。
工作的单调和重复,足以让人感觉到致命的厌倦。一辈子那么漫长,放眼望去,仿佛可以一眼看到死的那一天。
所以,上班会让人麻木的安于现状,让人痛苦的无法自拔。
高尔基说:当工作成为一种乐趣,那么生活就是一种享受。当工作成为义务,那么生活则沦为一场苦役。
生存是工作最现实的意义,但在生存的基础上,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我们还要让自己过得更快乐一点。
自我决定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提出来的,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如果是把自己的知觉作为行为的原因,就是自主取向。如,年轻女孩子希望自己更健康,而坚持锻炼身体。
如果把他人对自己的奖赏或为了取悦他人作为行为的原因,就是控制取向。如,孩子为了得到假期的旅行机会,而考试得100分。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对行为的认知,把上班从单纯满足生存的被动需求,调整为为了更好生活的主动需求,做一个开开心开的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