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再读,想到一句话,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真”,能否守住,能否不为外界花花绿绿的表象所迷惑,能否不失去自我,这样的我,是真我。
想起今天晚上的晚餐,原本是不打算去的,因为这两年我把自己藏了起来,这两年我似乎不喜欢这样的灯红酒绿,我拒绝一切社交,似乎这样的我,是作为真我的我存在。
但转念一想,真的是这样吗?这样拒绝外在的形式,是我想要的吗?这样不跟外界联结,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是真的没有跟外界联结吗?这样做对于我的意义是什么?好象我想要有一个清高的、有文化的我?不对不对,似乎我想要一个合群的、在现实生活里有自己圈子的我。
原来这样。也因为这样的转念,我当即答应了今天晚上的饭局。到了饭桌上,没有想象的拘谨或者不舒服,一切都特别自然的存在,我跟熟悉的人交流、沟通,在这样的交流与沟通里,我看见我们彼此愿意更深的联结;我也认识了新的小伙伴,我看见我们愿意在以后的日子里,有进一步的联结,这样的感觉真的好棒。
我自己的感受是,如果我有一个时空机,那么我的时空机,在此时此刻落地了,特别踏实,特别舒适。
我发现,在这样的过程里,我的感受发生了一个转化,从无到有的转化,从拒绝到接纳的转化,从难到易的转化。我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可以觉察自己的状态,转化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我好奇,我这样的瞬间转化,从何而来?今天晚上,他们提到筠子老师,我的师姐,我国学的启蒙老师。老实说我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我的学习常常是一时兴起,但我愿意去尝试,尝试自己在不同状态下,自己的适应力。在听了筠子老师的课以后,我的感受是我被震到了,我愿意跟着她学习。
我愿意去尝试,愿意去实践,这后面当然是有故事。但此时我想说的是,美与丑、长与短、正与邪、有与无,各种相对的状态,都是可以转化的,他们是相互统一、彼此存在的。究竟谁存在,在什么时刻存在,取决于自己的状态。自己踏踏实实,如菩萨一般地在那里,一切自己想要的,那也会有如来佛指引着来到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