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街头巷尾开始有人谈论美国队长的伟大,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青少年玩乐之时交流的是有关漫威宇宙的传说,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看漫威”就好像是“跟不上潮流”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共识。这种现象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时间起始点,却真实的出现在今日之中国,大概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众所周知的,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文化传播活动,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在我国成功登陆,在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人群里扎了根,并对这一类人群的生活和理念造成了一些影响。姑且将这种现象叫做一场好莱坞的浪潮。
对于这场好莱坞的浪潮,如果乐观的去看待和理解,那它就是一次伟大的文化传播交流实践,开拓国人视野,促进人类文化繁荣。理想固然美好,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这场好莱坞浪潮对我国、对我国群众所造成的诸多负面影响。小孩子谈论的不再是齐天大圣、葫芦娃,而是黑豹、钢铁侠;青少年谈论的不再是金庸江湖里的爱恨情仇、侠肝义胆,而是泰坦尼克号上杰克和露丝的感人爱情;好莱坞大片在我们国内赚了个盆满钵满,而我们国内的优秀原创影片却鲜有人问津,票房惨淡。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负面现实?是谁在背后捣鬼作祟?好莱坞电影恐怕难逃干系。诚然,单纯从显性来看,好莱坞大片带给我们良好的视觉盛宴,然而,在这场浪潮背后所暗藏着的,其实是美国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我们的一次殖民和入侵,是帝国主义借助文化的手段、电影的形式,对我们思维方式开展的一场侵略。而这正是“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一次典型案例。
“文化帝国主义”概念最早由美国国际政治学者汉斯·摩根索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提出来。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文化帝国主义”被当成国家靠征服和控制人心来寻求权力的一项帝国主义政策。而在当代,“文化帝国主义”指的就是西方利用媒介霸权,大量输出西方文化产品,把西方的现代主义价值观和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强加给其他国家和地区。好莱坞大片在我国掀起的浪潮所造成的负面后果,正是“文化帝国主义”的一个真实写照。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传播学者赫伯特·席勒曾明确指出,“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质是“意识形态的(跨国)垄断”,是“对(世界)公众想象力的殖民化”,美国对外的文化入侵已经导致了全球文化的“美国化”。美国大型跨国传媒公司(暗中)配合政府意志输出含有支配性意识形态的娱乐、新闻等媒介产品,正在摧毁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主权和自治,造成这些国家对美国产生依赖,并在媒介的多米诺效应下导致着世界文化的“同质化”。由此可见,文化帝国主义是西方大国政府和跨国公司“合谋”的产物,好莱坞作为美国电影工业的杰出象征,参与并近乎主导了这场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殖民统治活动。
《世界电影发展报告》指出全球有史以来票房排名前20位的影片,都是好莱坞主导或合拍的影片;好莱坞每年生产的电影不到全世界的10%,但票房收入却占全球票房75%以上。可想而知,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的推广率之高,影响力之大,实属惊人,而相伴随的对其他国家文化殖民入侵之严重,对他国民众思维方式影响之巨大,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好莱坞大片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文化帝国主义在好莱坞大片里,究竟是如何呈现和表达的呢?以下我举例阐述一下我的看法。
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在我国扎稳根基,广为传播,除了酷炫精彩的特效应用,最主要的我觉得是它所选取的主题很容易的能让观众产生一种情感共鸣。好莱坞电影在选取主题时,规避掉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背景差异,转而寻找全人类普遍接受的那些共同点,无论是《泰坦尼克号》所表现的杰克和露丝的感人爱情,还是《阿甘正传》里讲述的阿甘努力奔跑、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又或是《绿皮书》里托尼与唐跨越阶级、跨越种族建立起的坚固友谊,都是可以呼唤起人类共鸣的主题,都是可以被观众欣然接受和理解的内容。没有国界的限制,没有由民族背景不同而导致的难以理解,好莱坞的电影自一开始设计,就将受众划定为了全人类,不像我国本土的许多电影,追求了纪实,很好的反映了民族特色,然而却很难走出国门,为外国人所接受,究其原因,或许大概率是人家对我们的民族背景不了解,看不懂我们的电影想要表达的思想。在这种观众普遍共鸣的基础上,好莱坞电影的痴迷者就好像是被打了麻醉剂一样,对影片失去了整体把握能力,美国的资本主义价值观也就能更容易地渗透进来。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也或许是我观看量少的原因,我发现在我国爆火的这些好莱坞影片中,绝大多数都是美好的结局,又或者是将那些共鸣点呈现到极致的样子,带给人感动、希望与美好。我觉得这是一种对美国美好生活和形象的暗示,诸如“美国梦”之类的,通过电影的语言表达了美国现代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美好,从而对观众产生一种诱惑,使其出现一种对这种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倾向,消解其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归属,从而达成其文化殖民和统治的目的。
好莱坞电影中最能体现文化帝国主义倾向的,我认为是其不厌其烦塑造的个人英雄主义。在我国广受欢迎的好莱坞电影中,漫威英雄系列占据绝大比重。无论是《美国队长》系列,还是《蜘蛛侠·英雄归来》,又或是广为人知的钢铁侠托尼·史塔克,漫威宇宙构筑起了一个又一个史诗级的英雄人物,而除了在《复仇者联盟》里的短暂“合体”,这些漫威英雄在自己的系列里永远是在单打独斗,凭借一己之力,拯救国家和世界于危亡关头。有时候看他们单枪匹马地拯救人类,就好像是看到了美国身为“世界警察”在全球各地“灭火”的影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呈现在好莱坞电影中还有许多,而在我看来,这正是美国人对自己形象在影视语言上的塑造。纵观整个世界,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度,而这也就使得他们拥有了“自己的价值观最优越,自己的生活方式最先进”的自信。通过电影中个人英雄主义的塑造,表明自己要向全世界推介自己优越的价值观和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从而拯救落后的文明和水声火热中的他国人民,实现“整个世界的文化皆向美国看齐,整个世界的文化皆由美国统治”的最终目标。这在我看来是美国文化帝国主义在好莱坞电影中最极致的体现。
好莱坞电影的浪潮由此说开去,就是一次美国将其意识形态融入电影语言,将其现代主义价值观和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强加给我国民众的一次文化殖民活动,形式上或许不像坚船利炮殖民时期那么暴力和张狂,然而却直入人心、威力巨大。好莱坞电影看看就好,万不可被裹挟进它的浪潮里。而面对这种隐性的文化入侵,要时刻保持本土的文化自信,坚定自我信念。金庸江湖里的儿女情长、侠肝义胆并不比漫威英雄差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