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巜取悦症》:跳出自我损耗陷阱,不做老好人


在这个充满社交压力和情感博弈的时代,许多人都在无声中成为了“老好人”。他们善良、体贴,总是尽力迎合他人,却逐渐迷失了自己。正如《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这本书所揭示的,取悦他人并非善良的表现,而是一场自我耗损的猜宝贵的边界,只为了那一份虚假的“被喜欢”的满足感?


这本书用细腻的笔触剖析了“取悦症”的深层根源。作者指出,许多“老好人”内心都藏着对被接纳的渴望,害怕孤独,害怕冲突,害怕失去关系中的“安全感”。于是,他们习惯性地说“是”,即使内心早已抗拒。长此以往,这种“取悦”变成了一种习惯,也变成了一种枷锁,让他们变得越来越难以拒绝,逐渐迷失自我。


书中不仅仅揭示了问题,更提供了令人振奋的解决方案。拒绝,从来都不是冷漠或自私,而是一种成熟的自我尊重。作者强调,学会拒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份勇气。它需要我们在善意和坚定之间找到平衡,用真诚的话语表达自己的界限:“我很喜欢帮忙,但这次我真的抽不出时间。”这不仅是一种自我保护,更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令人感动的是,书中还讲述了许多“老好人”成功转变的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改变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愿意迈出第一步。逐渐学会拒绝,不仅让我们重拾生活的主动权,也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健康。因为,真正的关系不是靠无休止的“取悦”维系的,而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的一点,是它对人性的洞察。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爱、被认可,但很多时候,却把“取悦”变成了“讨好”。这是一场关于自我价值的迷失,也是一场关于勇气的考验。我们需要明白,拒绝不是拒绝爱,而是为自己设立一份尊严。只有懂得拒绝,才能真正拥有自由,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平衡。


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充满了共鸣。每个曾经“老好人”的人,都应该看到:学会拒绝,是成长的开始,也是爱自己最好的方式。我们不必再为了迎合他人而牺牲自我,因为,真正的善良,是懂得在关心他人的同时,也要善待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得更真实、更有力量。


《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不仅是一份心理指南,更是一份自我救赎的宣言。它告诉我们:勇敢说“不”,是走向成熟、走向幸福的第一步。让我们都学会在善意中坚持自我,用拒绝守护那份属于自己的尊严。因为,只有懂得拒绝,我们才能真正活出自由与精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