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今年是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枫桥经验”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等工作中发挥出更大效能。
创新基层治理,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总书记自2003年来,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发表了“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要‘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等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更加完善,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治理思路由“全能管理”向“人本治理”转型,治理工作由“坐等办事”向“上门服务”转变,把人民满意作为治理成效的首要标准和工作导向,坚持把守正创新思维贯穿在基层治理各个步骤环节之中。
化解矛盾纠纷,学习和运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矛盾纠纷首先要事前深入研判,精准预防矛盾。诉源治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延伸,对事件的起因和发展进行详细了解,对矛盾发展趋势作了精准预判,事前全面预判掌握了矛盾的焦点、处理矛盾的难点、矛盾可能发展的趋势等,研究制定详细的矛盾处置计划,提前介入处理矛盾,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强化部门协同,高效处理矛盾。以党建为统领,相关部门密切衔接,严格执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时掌握矛盾信息,学会尊重群众的感情,注重调处的“人情味”,将心比心,把自己摆进去,换位思考,尝其苦、知其味,设身处地体验群众的处境,第一时间开展纠纷化解工作。及时跟踪回访,做好闭环管理。优化落实矛盾纠纷调后回访制度,坚决杜绝矛盾纠纷“死灰复燃”,及时掌握当事双方思想动态、对纠纷处理的满意度,关注事态后期进展,避免将“小纠纷、小矛盾”拖成“大问题、大隐患”,确保矛盾纠纷不反弹,坚决防止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再次升级。
坚持群众路线,贯彻和落实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始终确保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畅通,是摆在全体党员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应当积极研究探索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与群众为友,以心换心说家常话。同时,还要加强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进一步强化党在社会治理共同体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制度规范,厘清、保障不同主体的权责利。公众对于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最大的期待是“推动党委党组织、政府与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公众、企业间的平等合作关系”社会治理共同体强调多元主体间的权责一致、良性互动与合作。同时,也要保障多元治理主体持续参与的机会以增强其治理效能感,要赋予社会组织、公众和企业等更多权限,遵循“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将社会能自行解决的事务交给社会。
(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阿热勒托别镇 赵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