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和友人品茶、论茶,多了些理论经验,遂想着讲自己的一些经验和观点写上一写,搞不好可以来一个以文会友。
对茶最早的映像在儿时,父辈们喝茶。那时候的茶大多价格亲民,味道苦涩,作用都是用于消暑解乏。父亲每日都要泡上一大杯,然后在家中,或者做完农活后,总是要来上一杯。甚至有时候一个保温杯,拿着双手备在后边,就在鱼塘埂子上巡视。
或是家中有客人来,总是指挥家中妇女或者孩子,给客人泡茶水!于是赶忙在客人落座后,从橱柜里拿着玻璃杯,然后从茶罐里取出适量绿茶,开水冲泡。黄绿色的茶汤在玻璃杯中一目了然……但那时候父辈们文化程度不高,都不会谈论茶,茶就像水一样,不是不重要,而是就如生活的必需品一般,无需加些“客套”的说辞,比如如今的人们一般来一句:这茶不错~ 那时候要是说出这样一句,就显得不合时宜,很作了。
那时候偶尔也会尝一口父亲的茶水,那味道就只有一个字“苦”!父辈们喝茶是很重口的,又只喝绿茶,所以那苦味至今难忘。
一直到我大学的时候,才打开了我对于茶的另一个层面的认知。我的大学是农业大学,在四川,雅安。四川本身也是一个产茶的地方,多地区的环境适合茶树生长。尤其是在雅安市,潮湿,温热,所以雅安的蒙顶山茶,也是极为有名的。我在农大里读的管理学,也是有些格格不入。更格格不入的是,我整日与动物医学、茶学、园林、水产养殖等等专业的同学“厮混”在一起,但也因此收获了很多不一样的欢乐与体验。
我会和茶学的同学或者茶学社团的同学一起,参加他们的活动,去采茶、参观加工车间(也谈不上车间的规格),了解制茶的工序。我记得第一次采茶的时候,茶学的朋友教我怎么采茶:不是像择菜一样手指甲掐着折断,这样是会“污染”切口处的。而是应该避开指甲,用指腹握住茶树的嫩芽,90度弯曲,让它自然断开,然后直接放入布袋、住篓。避免了端口处在鲜活的时候接触到人的皮肤,塑料等而影响了味道。时间过了七八年了,但是第一天采摘的情形依旧历历在目。以上的文字都不需要百度什么茶叶采摘,就只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我觉得就是最真实、最自然的。
大学和茶学社团或者自主创业做茶或喜欢茶的校友们待久了,自然也品到了不少好茶,对于茶的认知也有了提升。最重要的是,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一类茶。在诸多接触的茶中,我喜欢的茶,是幽香型茶。无论是红茶还是绿茶,都是要从“闻”开始,就有一股清香,比如蒙顶山毛尖或甘露、祁门红茶、凤凰单枞,就在泡茶前就能闻到一股清香味。我觉得这类茶是很适合做功夫茶的,全程香气四溢,让人对泡茶的过程更为享受。
大学时喜欢摄影,也攒钱买了单反,曾帮创业做茶的朋友去拍过产品和宣传图片。自我感觉拍的还是蛮不错的。
后来和这个同学一直没断联系,我毕业后在深圳这些年,自己喝的茶其中一个就是每年微信联系他,让他给我挑了寄过来的。以前他自主创业,我们说好了每年他上新茶,就给我寄一些尝尝。但时过境迁,如今的他早已不做这个,踏踏实实做着老师。所以每次也只能让他帮我去给他朋友买一些。但是这样渠道买到的茶,依旧在味道、质量、价格上是极好的。
唯一的遗憾也是美妙之处就是,同一款茶,我第二年就再也买不到一模一样的口味的了。因为不是一批生产的茶,第二年就算相同的茶树和工艺,往往也是有一定差别的。所以有时上一次喝到喜欢的茶,想着喝完之后还要购买一些,下一次就被告知没有同样的了,不免心中有些失落。待下一次买的时候,朋友说给我挑类似的,但身在千里之外无法我亲自品尝到,心中总是不踏实,很难知道自己会不会采坑,白白花了那个钱。到不是心疼那个钱,而且不喜欢的茶就是不喜欢,很难强迫自己去喝它,所以这种浪费就显得很没意义。有人会拿去送人,但是对于我来说送人的茶一定是自己也极为喜欢的才拿的出手。
好在我朋友也算知道我的口味了,每次挑选寄送给我的,都是我喜欢的。我收到茶后,每次在办公室喝,会有同事闻到后,说好香呀,曾经还原价匀过一些给她们。我胃不是很好,剩下的茶叶我除了平时自己喝,也会再买一些分装的小袋子或小盒子,给要好的朋友送上一些。因为关系好,所以他们不会嫌弃少,不会嫌弃我“吝啬”,我也乐在其中,喜欢将这种快乐分享给要好的人。偶尔也会从对方那里回收到一些好茶,这种交换茶叶互品的快乐,成了我现在生活的一大乐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