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打算写下18年的总结的,看到圈里一波更新,就随手写着加一篇原创吧。。
每年的故事都有很多,18年家里有人去世,有宝宝出生。18年来到新的城市,不一样的心态开始三年的生活。对于这一年发生的事情,有好有坏,但总结起来,都算作发生的都是好的。
这一年的变化很大,主要的推手就是个人时间多了,自组织的情况变多。涉及新的新领域,用实验的心态去做尝试,不同的选择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动态调整
不再担心清单上的下一步是什么,查看安排的时候少了,在有选择地时候,侧重到在高效的精力段处理事务,放松就成为日常的一部分。本来记录着一年中的大事,可惜误操作抹除了数据,没有遗憾,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并没有带来严重的影响,反而觉得这是新体验。
动态调整带来的好处:不埋怨。一个多月前看到:NO News的文章,将状态调整到NO News状态,删除没有产生下部一行动的新闻源,即使是关于ZZ。意识到新闻让人变得激进,所以放弃治疗,实验性尝试一段时间,感觉很好,剩下很多精力。
反倒朋友的weibo,对内容惊讶了,基本没有关于不良的吐槽,完全是另一番自留地。热爱生活的饭是方式很简单,做喜欢做的事,对客观变化,如果没有改变什么,就让他消失好了。
在想着做一件事情时,提前考虑要不要这么做,最后一个一顿无脑操作,事情发生了,反倒是心情变好,这样也挺好的,这一天完全没有预测到会发生什么。实验性地尝试很好。
18年临时做出很多决定:临时去深圳、临时去香港、临时写总结
温水煮青蛙
感觉很明显,对新环境从最初的吐槽,最后也就变成每日轨迹了。当然,对于吐槽的内容,有很多都是主观上的,主要的反思是对生活重心的安排上是否脱离了预期。其实日常操作都是很花费时间的,但是这不是自己的重心,所以还是要拿出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温水煮青蛙,就是指代慢慢被繁重的日常操作搞地疲惫,忘记这不是重心所在,仅仅是在做一件花费时间的额外事项罢了。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12个月,24个半个月。在事物安排上看到很多新的观点,有参考价值,就等着后期用着试试。
个体
18年暑期读了安兰德的书,不对内容做评价,仅仅在读完后当时还是有不小波动的。观念上进一步加强,通过一些材料不断暗示,这样的效果是明显的,个体意识冲吖。
这一年的minimalist的影响很大,主要是增加了个人空间。想问题的时候,跳出圈子,用第三方来考虑一下自我的事情。换了一个城市后,一个人出去玩的情况变多,很享受这个过程欸。
对于关系,还是想先做好自己,主要的还是与家人,当然能认识不错的朋友也是挺好的。感谢身边可爱的朋友。
2019,愿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