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相册里回不去的年味儿记忆

“小李,来吃点橙子”

“谢谢阿姨”

这是男票第一年到我家来跨年,略显尴尬,因为市中心取消了跨年倒计时,商场电影院也无票可买,于是在跨年夜的时候只有选择窝在家里的沙发,不停地切换着各台的跨年晚会,该聊的吃饭的时候都聊完了,看电视的时候也无话可说。

“哎呀,你看那个女娃娃好像你小时候哦”我妈突然在一个儿童合唱节目的时候说道。

“啊,真的么,你小时候这么乖呀”男朋友附和道。

“啊,终于找到一个不尴尬的项目了——看相册”我心里想到。

于是翻出了小时候的照片,第一本便是过年的时候。


我的童年是在祖国的西北边陲度过的,那个时候没有高楼大厦的倒计时电子屏,也没有4000K的高清智能电视,楼下也没有防盗门,院子里面的每家每户都认识,过年的时候大家会聚在广场上参加庙会,那时的庙会朴素、热情、不以赢利为目的,画板报、猜灯谜、大头娃娃跳舞、踩高跷、写春联,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真的过年就是最开心的时候。


猜到的灯谜可以兑换小玩意儿,家长们总会让我们去兑换一些文具和小玩具,院子里的小朋友们会一起跑着跳着比谁先到达兑换点,那些兑换来的小玩意儿足够我们高兴一个月。

“咚咚锵 咚咚锵”能让小朋友们追逐的一定是大头娃娃,头戴大头面具的大头娃娃跳舞的时候还会拿一些零食,逗得小朋友们争相抢夺。

现在看起来,那时候大头娃娃都是清一色的笑脸表情,可能比不上现在的“假面舞会”,但其实这是源自唐朝的民间艺术。《旧唐书·音乐志》中就有“上元佳节,百戏之雅驯者,莫如南十番,其余装演大头和尚”的记载。

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即便是演出道具简陋,演出服装单一,但是演员们照样表演得有滋有味,大家看得也是真开心快乐。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傻妞的记忆可以大概归类为大头虾一类人 不记事,不记日子 连自己用的卸妆水什么牌子都不知道的人 可是这段时间 忽然很...
    supo苏婆阅读 2,144评论 0 0
  • 春节长假开始的日子越发就到跟前了,身边几乎所有的朋友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各种计划,各种打算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又一遍...
    莎莎ZAS阅读 2,656评论 2 3
  • 《三联生活周刊》每到春节时,总会出一期年货特刊,至今已经连续三四年了。和《新周刊》的年度盘点一样,每一期我都会买来...
    甘球阅读 2,507评论 0 2
  • 儿时的年味 临近年关,一场寒流席卷而来,天气变得异常寒冷。天空飘起了多年不...
    仲衍阅读 4,282评论 3 8
  • “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古时候所谓的“年成”指的就是这个。因此古代的...
    Charles远仁阅读 5,225评论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