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父母唯其疾之忧』的三个层面

孟武伯向孔子问孝,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

这句话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一个人一定要担心父母生病。如果父母生病了,子女要衣带不解的服侍父母。

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增广贤文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也许是作为一个成年人,还有自己的妻儿要养。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很多人能力只有那么大,经过利益和亲疏关系的权衡,大部分人会将有限的资源,放在自己的妻儿身上,含着泪忽视那些把自己养大的父母,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自古以来是如此!

人性也是如此,喜欢新生的、更有希望和美好的。如果必须要在孩子和老人里二选一,很多人会选择将更多的关爱给了下一代,而忽视了长辈。

所以,孝顺变得难能可贵。

第二种解释是只有父母生病了,你才需要担心,其它的事都不需要担心,只要在最关键的时候表现出对父母的重视即可。

当父母年迈了,子女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时,会经常干涉和参与父母的日常生活,比如有的人会批评父母”你们别吵架了,像什么话”。

我父母以前经常会因一些小事争起来,父亲因为睛眼和耳朵老化得快,在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以前怎么劝说妈妈都无效。于是,我们改变了一种方式。

去年,我在做我妈的工作:”妈,您信佛,其实就是保全家人顺利平安,但是您发现没有,去年回答爸爸问题时有耐心了,爸爸心情也不一样了,今年我们家里发生了这一些好的变化都与爸爸的心情变好有关啊。所以您看,爸爸就是家里最大的佛啊,您把他哄开心了,全家从你们两老这由上而下就顺了”。

这样不指责,而是采取尊重取得双赢结果的劝说方式,让妈妈相信,要保佑全家老小,求佛不如求已,改变了对耳背和高度近视的爸爸沟通态度。现在,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有时候还会哼点小曲了。



第三种解释是要真正做到孝,就要让父母知道,孩子成年后,除了身体健康,其他事情无须父母担心。

如果一个人担负不起自己的人生,父母的担心就会没完没了,生养了孩子,就像欠了还不完的债,一辈子都被负累。

要成为一个孝顺的人,就应该努力管好自己的生活,让父母无须对自已的任何事情担心,只要问”最近身体好吗”就够了。

如果孩子发展得不好,日过得一团糟,父母就不可能不担心,因此,孝的核心是能够做到让父母省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共读论语第6天,论语共读,一天不落。 读论语诵经典品人生 【原文】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孙晓丽XLSun阅读 4,132评论 0 0
  • 读《论语》、写感悟、共成长(第22天)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理解感悟:本句有两种翻译都很有道理。...
    草味阅读 4,241评论 0 3
  • 2.5【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
    傅涤生阅读 3,247评论 0 2
  • 对这句话的理解,到目前为止基本有三种说法:①父母病了你要好好照顾,不要“久病床前无孝子”;②只担心父母的身体状况,...
    宛立冬阅读 1,670评论 0 0
  • 〖今日新知〗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
    克己复礼阅读 1,6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