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借贷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已有十来天,细心的投资人可以发现业内很多平台在“业务布局”,“线上收益”,以及“清盘关停”上都采取了新的决策。互金行业最终到底会演变成怎样?
从去年的《征求意见稿》到今年的《暂行办法》,一年的时间很多小平台主动清盘,最终给自己的互金生涯画上句号。然而在近期清盘的部分小平台中,有些平台主动表示由于看不到日后的发展前景,银行存管对自身是一块“隐形牌照”,在这一个槛上,无论交易成本,资金规模,以及网络技术都很难实现匹配,线下的业务端竞争也越发激烈,继续发展更难寻找盈利的机会。
监管政策落地后,投资方向会是怎样?
投资人对P2P行业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在行业的进入门槛中提及到需办理“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也就是ICP备案许可证),但并未对行业要求办理金融牌照。那么,可以简单的理解为P2P已被定义为互联网信息类平台,并非金融机构。所有的投资,在信息披露真实的情况下,单一债权是具备投资风险的,投资人需要专业的借贷知识储备,才是后期化解投资风险必备的课程。
其次,《暂行办法》的整改期在12个月以内,但是业务标准明显不符合监管政策的平台,投资人需要及时规避。对于目前的业务类型来看,消费金融、个人小额借贷、车贷、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都属于符合政策规范内的投资类型。然而这些业务类型中,有风投机构入股的平台,在业务规模,网络技术,以及资金储备量等方面更容易接受后期的整改以及银行存管的要求。
对于后期的投资计划,消费金融类产品已由蚂蚁金服、京东、分期乐等早期互联网巨头占领了绝对江山,整体收益在8%以下。然而从2014年兴起的车贷平台,以借贷金额小,变现快,物权抵押等优势在业内规模性发展。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诚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