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小说《天龙八部》,有一段故事情节触动了我。
讲吐蕃国的鸠摩智,到大理的天龙寺讨取“六脉神剑”图谱。起初鸠摩智采取的战略还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鸠摩智有理有节表达了几个要点:
第一、讨取“六脉神剑”的原因是为了兑现对慕容博的承诺。
第二、自己也不会白白讨取,而是把手中的三卷武功秘籍相赠。秘籍阐述了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练法、以及破解之道。
第三、分析了这件事情对天龙寺的好处:首先是天龙寺可以自留“六脉神剑”的副本,于自身并无损失。其次是自己拿到秘籍之后,只为到慕容博墓前焚化,“六脉神剑“不会流传于外;最后是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对天龙寺而言,是可以用来攻玉的他山之石。
第四、鸠摩智亲自展示了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的三种指力,以示三卷书中所记载的确为少林七十二绝技。
鸠摩智的娓娓道来颇为入情入理,加上武功展示,让天龙寺在场的四大高僧怦然心动。看到此处,我都忍不住为鸠摩智的游说功夫点赞。
不过,当时天龙寺在场的还有一位辈分最高的僧人——枯荣大师。是否要以“六脉神剑”交换少林七十二绝技,还需要请示他。
以下是本因方丈(本因是四大高僧之一,也是天龙寺的方丈),在请示枯荣大师的意见后,他们之间的对话,是来回的一问一答,也是最入我心的部分。
枯荣大师:本因,咱们练功习艺,所为何来?
本因:为的是弘法护国。
枯荣大师:外魔来时,若是吾等道浅,难用佛法点化,非得出手降魔不可,该用何种功夫?
本因:若不得已而出手,当用一阳指。
枯荣大师:你在一阳指上的修为,已到第几品境界?
本因:弟子根钝,又兼未能精进,只修得到第四品。
枯荣大师:以你所见,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与少林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相较,孰优孰劣?
本因: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
枯荣大师:不错。咱们的一阳指若能练到第一品,那便如何?
本因:渊深难测,弟子不敢妄说。
枯荣大师:倘若你再活一百岁,能练到第几品?
本因:弟子不知。
枯荣大师:能修到第一品么?
本因:决计不能。
枯荣大师就此不再说话,他没有直接回答本因的请示,而是用一个个问题引导着本因进行了思考。
最后,本因说道:师叔指点甚是,咱们自己的一阳指尚自修习不得周全,要旁人的武学奇经作甚?明王远来辛苦,待敝寺设斋接风。
这样的话,也就是拒绝了鸠摩智的请求。
记录下这段故事,时时在心里讲给自己听。在这信息量极大的时代,在这处处都是鸡血的时代,在这容易焦躁的时代,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和的心,稳稳修炼自己即可。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