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7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第11章 吸引与亲密:喜欢他人与爱他人(二)
第405页 相似性与互补性
我们常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天研修班同学聚会的时候,有个同学我忘记是谁了,说感觉咱们这么多同学,她都很喜欢,她就奇怪怎么没有一个让她觉得讨厌的呢?这种感觉我也有,也非常喜欢咱们班的同学。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大家都是为了学习心理学走到一起的,都是心理学爱好者,这种相似性使大家彼此都喜欢对方,所以大家都喜欢咱们这个其乐融融的集体。
同样,大部分人也都会同意:丈夫和妻子之间的相似性越大,他们就越幸福而且越不容易离婚。这种相关关系是很有趣的,但是它们之间孰因孰果却还是个迷。到底是相似性导致了喜欢,还是喜欢导致了相似呢?
社会心理学家的科学实验,解释了这个问题。他们发现,当某人的态度与你自己的越相似时,你就会越喜欢他,相似性产生喜爱。而且当他人的想法与我们的相似时,我们不仅会赞赏他们的态度,还会推断他们的性格也很好。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朋友就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与我们关于善恶的观点一致,他们与我们关于敌友的观点一致……我们喜欢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以及那些与我们有着共同追求的人。
与“相似产生喜欢”相反,不相似会导致不喜欢。同一政党的人,与其说他们喜欢那些自己志同道合的其他成员,还不如说他们讨厌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不同态度对喜欢的抑制作用甚于相似态度对喜欢的促进作用。道不同,不相为谋。
可能有的人会问,我们真的就不会被那些需要和人格品质与我们互补的人吸引吗?似乎有些人生经验,是在说明这一点的。比如说一个很内向的男孩子,可能会去喜欢一个比较外向的女孩子等等。
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这个观点并没有得到研究者的证实。虽然某些方面的互补性的确可以促进关系的改进,但是,人们似乎更倾向于喜欢并和那些在需求和人格方面相似的人结为夫妻。一般来说,对立者并不相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