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柔韧性与拉训练(一)

由于这两年在带课的过程中,发现太多的会员太过于关注身体的柔韧性和拉伸训练。以至于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关节超伸/肌肉带不上力的问题。今天我们聊聊一聊我们经常说到的柔软性与训练。这个话题我们经常都会去说到,特别是一些女性朋友显得尤其的喜欢。看看这几年瑜伽的热度就能很好的明白这个话题。瑜伽确实有很好的拉伸和提升身体柔韧性的帮助,或许这也是这么多女性追随瑜伽训练的原因。今天我们就在我有限的认知里面掰开了、揉碎了跟大家说说关于柔韧性与拉伸训练。当然,在聊这个话题之前,我首先需要向大家申明的就是:我并没有诋毁瑜伽和拉伸训练的意思。包括我自己接下来也有计划去学习瑜伽训练,之前我自己也系统的学习过诺亚第运动康复学院的《拉伸疗法》课程,也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只要评估做的好,拉伸确实是能很好的解决一些急性的症状(注意是症状,而不是问题),包括平时我自己也经常会做一些拉伸性的训练,只是我自己所做的那种拉伸可能与大家所做的有些许不一样而已。

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先从文字层面来剖析一下“柔软”这两个字。所谓柔韧柔韧,那么顾名思义就是既要有柔又要有韧。那何为“柔”呢?简单点说就是关节要打得开,即关节要有足够的活动幅度和肌肉又要有延展性(即伸长的能力)。众所周知我们身上每一个关节都应该有它一个合适的活动幅度,有合适的关节活动幅度,才能满足我们一些日常工作、生活所需。当然也许会有人会说:我关节活动度所限了也并不影响我的工作和生活。是的,确实有这样的情况,而且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这种情况下,无非就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的:1.我们的日常一些工作与生活用不到那么大的关节活动度,所以你觉得没什么影响。就比如卡里有100块钱,你现在只需要花个20块钱去吃早餐而已,那么你只要动用20块钱就够了,所以你觉得剩下的用不上的那80块钱似乎对你吃这顿20块钱的早餐来说并没有提供什么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有或没有它的存在好像没有关系,无所谓的感觉。2.你本身这个关节的活动度不过,但是某些情况下为了完成一个动作,产生了一定的代偿,只是你并不知道而已。比如你卡里同样还是只有100块钱,但是这次你不再是去吃20块的早餐,而是和三五个朋友一起下一次馆子,显然这时候100块起的消费是不够的(被抬杠,说这次还是吃每人15块钱的炒粉,不点其他的了,这100块还是够的。如果要,我就只能说你太会过日子了。而且一抬杠,那你肯定是对的,我错了)。那么在这个时候,当你去买单的时候,发现卡里的100块钱明显不够呀,但是又为了请大家吃这个饭,于是你很自然的掏出手机打开了支付宝,因为里面有个东西叫“花呗”,随着轻松扫一扫,付款成功。其实这个时候你干了一个事叫“借款消费”,杭州马帮你把这顿饭钱先给付了。这个“借款消费”的动作放在我们健身训练当中来,就是“代偿”,你用其他关节的活动度,代偿了需要完成某个动作的主关节的活动度,只是你自己并不知道而已,于是会觉得感觉也没什么影响似的。当然我们在这里不说“贷款消费”的利弊,我们只说“代偿”对我们的影响。在运动康复界又句话叫:有闲置,必有代偿,有代偿必出损伤。就是说,本身不应该它干的活,你让他干多了,早晚有一天他会使性子、发脾气,让你知道他的厉害。想想你跟你同事的关系是不是这样?本来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挺好的,偏偏哪一天有一方开始偷懒,总让对方干更多的活,时间长了是不是另一方就不愿意了?这其实也是我们身上这么多关节之间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来实现我们所有日常活动所需动作的底层逻辑,偶尔代偿还好,也是应该的(相互帮助嘛),但是要是总这样,就出问题了。这也是很多关节慢性损伤的根本原因所在。说完了“柔”,我们来说说“韧”。所谓韧,就是韧性,即要有一定的力,不能软塌塌的。简单点说就是做一个动作的时候,在肌肉受力的情况下,肌肉要拉的开,同时还有收的回来。就跟我们开车似的,开的快不叫厉害,开的稳也不能说就好(停下来不开最稳了嘛),而是要能开的快并且开的稳坐着还舒适,这才叫技术叫nb。所以我们的拉伸训练也应该是这样的,要在肌肉主动受力的状态下,要能拉得开还能收的回来,才是好的柔韧性,而不是一味的能开,能下一字、能劈叉就厉害。希望大家能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说到这里给大家补充一点:我们肌肉的天职就是负责受力的,关节只是类似于一个杠杆,负责力的传导而已。如果您的锻炼,肌肉本身并不受力,力都在关节上,那么得恭喜您,您练错了,而且长期这么练得话,练得越勤快越久,你的关节损伤就越来越大,相信不久的将来你就可以“喜提运动损伤”。

接下来,我们再从解剖的层面来说说“柔韧”这个事。刚才我们说到了一定的关节的东西,在这里就不在赘述,我们从肌肉层面来说。稍微有一点解剖知识的都应该知道,我们肌肉收缩形式分为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离心收缩是指肌肉的起始端相互远离的过程,向心收缩是指肌肉的起始端相互靠近的过程。由于离心收缩于向心收缩的存在,使得我们的肌肉能够发力与受力从而带动我们骨关节的运动,进而满足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动作。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当我们肌肉离心或向心收缩的能力不够的时候,我们关节的活动度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训练。当肌肉离心能力不够的时候,关节打不开,这个时候肌肉会处于两种情况紧而有力或紧而无力(这个话题很大,我们下次再说)。当肌肉向心收缩能力不够的时候,会出现关节打开了收不回来的情况(也是是我们常说的没力)。既然关节的打开和收回都会影响我们的日常,同时他们又与我们肌肉的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能力有关,那么我们再锻炼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肌肉的这两个能力呢?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柔韧柔韧,只是应该分开来叫,应该叫“柔”和“韧”而已。既要有柔也要有韧,才是好的身体状态。既要有柔的训练,也要有韧的训练,才是好的训练,也才是真正的健身,而不是伤身。做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是做正确的事比把事做正确重要不是吗?也是说,做对的事比做的多/做的快/做的勤更重要不是吗?想想你的工作,再想想你对象跟你的关系相处之道······

今天时间有限,篇幅也不短了。暂时先聊到这,下次我们说说柔韧性与瑜伽/拉伸/和力量训练之间的关系和怎样去筛查练对了没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