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微博上看过一段视频,内容是一个小男孩和他爸爸的对话,小男孩约 2 岁,因为妈妈上班走了而伤心,他爸爸则负责采访他兼录这个视频。小男孩虽然眼泪汪汪,但每当爸爸说“等会儿,先回答我一个问题”的时候都特别配合地一秒止哭,直到爸爸说“行了哭吧”再全情投入地大哭。网友评论说这是“小小年纪拥有收放自如的演技”。
我把这个视频看了好多遍,刚开始我心疼这个和我儿子年纪相仿的小男孩,气这个拿孩子的伤心事取乐的爸爸,后来我觉得没准儿也挺好,有这样没心没肺乐天派的爸爸,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应该也是很快乐的。最近看了一些幼儿教育方面的文章,我才知道那个父亲的教育方式很高级。
他说,妈妈上班走了,你现在心里是不是特别难受?
(小男孩点头)
难受得是不是想哭?
(小男孩咧开嘴:妈妈……)
等会儿等会儿(小男孩停住),哭了你心里是不是就能好过一点儿?
(点头)
行了,那你哭吧。
妈妈——小男孩哭得那叫一个惨,眼泪顺着胖胖的腮帮子淌下来。
哭了几秒钟,爸爸说:好了,停!(小男孩止哭),感觉好一点儿了吗?要不要再哭一会儿了?(摇头)那你上房间拿点花生去吃吧。
(小男孩兴高采烈去吃花生了)
留下一个目瞪狗呆的我。
我现在回想起来,越来越喜欢这个视频。一直以来我们都被教导着,眼泪是弱者的表现,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要把自己的负面情绪隐藏起来,不要让别人看见,不要做一个破坏氛围、传播负能量的垃圾人。每当有消极的情绪产生,我们不是否定它,想把它摁回去,踩在脚下,就是被它打倒,觉得自己好垃圾自暴自弃。而其实难过和眼泪没有那么不堪。
你是不是很难受?哭吧,哭过就能好一点儿。我已经很久很久没在一个成年人那里听过这样的话了。
那个孩子何其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