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曾说:“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我非常同意她的言论。
01
长久以来,当我想要潇洒的做自己的时候,总有人对我说你应该学会改变自己;当我说我不喜欢或不擅长某事的时候,就会有个人对我说我存在能力上的盲点需要克服和挑战;当我说我勉强自己会很心累,非常痛苦的时候,别人对我说我要跳出舒适圈才能成长。
这些看起来都是非常正确的,也确实有很多人通过“跳出舒适圈”取得了巨大的成长和变化。
但是我心中始终有一个疑惑:我怎样判断自己是真的在跳出舒适圈,积极成长中;还是被别人洗脑,通过压抑自我成为了别人喜欢的样子而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放弃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在一个相对陌生或者不很自在的世界闯荡一定就会比在原来跑道“一条道走到黑”取得更辉煌的成就吗?
02
什么是“舒适圈”?
舒适圈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
所谓的舒适圈,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学习、工作、生活的圈子,在圈子里有熟悉的人和事,会感到很舒服自在、无忧无虑。这个圈子就是我们的舒适圈。
因此,很多鸡汤文都宣扬“突破舒适区”,主动寻求改变,谋求发展,才能迈向成功。
但是,跳出舒适区改变自己,真的好么?——不好,很累,很不适应,就如买鞋子,买了一双不合脚的,虽然也能穿,却始终不舒服!
03
曾有那么几年,我尝试跳出舒适圈,耗尽心力去挑战那些“短板”,可最终我感动了自己,却收效甚微。“在水一方”的“伊人”总是若即若离。有时候,我不禁对跳出舒适圈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
与其纠缠于击碎那又臭又硬的顽石,为何不珍惜时间,将随处可见的漂亮石头收入囊中呢?要知道,花费同样的精力去捡起这些喜欢的小石头,最终累积的重量是有可能反超那块大石头的。
我就留在舒适圈,甚至于拓展这个“舒适圈”,是否也有成功的可能?
无可置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至少也是甘之如饴。我们努力的在自己的舒适圈做着擅长的事情,同样可以过的很好,为什么非要逼着自己跳出舒适圈去,去感受失败,才觉得没有辜负人生呢?
04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去年,我有幸获得在台湾某大学交流学习的机会,选课时我陷入了无止境的纠结。
虽然是以数学系交换生的身份来到这所学校,但最喜欢的却是咨商学。
精力有限,我只能侧重一个专业。
数学专业成绩一般的我是否该趁此机会,积极探索本专业的领域,尽力弥补差距,在数学的海洋垂死挣扎?还是在咨商学的天空自在翱翔,纵情释放对心理学的热爱?
试听了几乎所有课程后,我决定选择后者,这个让我感到幸福的专业。
然后我发现,原来享受学习是这种感觉。在快乐的学习中,我才发现,原来,我并非一事无成,而且我还可以做的很好。
回到原来的学校后,我一直活在自己的舒适圈,做着自己喜欢也得心应手的事。
再次遇到有些摇摆不定的情况,我会告诉自己,选那个你最割舍不下的吧。
05
因为过去的痛苦,我学会了: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也不勉强自己攻破难关,去让那些不擅长的事变得擅长。如果一定要这样,那么,我只要做到“可以应付目前状况”的程度就好。
生活,不应该是跳出舒适圈,而应该是扩大舒适圈,其中扩大包含的便是——保持上进心,求学意识,兴趣爱好,随心而为,以追求下一个进步的自己为目标,最后action。
就像柴静说的“不要吃没有意义的苦,不要刻意去被磨练”。挫折与痛苦,很多时候并不会让我们变得更好。但对挫折与失败的思考,才是真正可能让我们做出不同选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