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南朝》读记

南朝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读记

李商隐于宣宗大中十一年至十二年(857-858)间,由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期间客游江东,即今江苏扬州南京一带。这首诗当作于此时。

这是一首咏史诗。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全无一字议论,全篇用典来罗列南朝旧典,但全篇都是议论。

雪掩斋评曰:“ 诗人就像一个导演,把过往的一幕一幕巧妙的拼接起来, 观众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此评甚妙。

那么,作者是如何导演的呢?我们来一一详细评述。

首联以玄武湖兴起。因为玄武湖是南朝诸帝王都喜爱游玩的地方,故以此处总领起笔,是最合适的。李义山真会抓重点。

上句写帝王好游,半夜三更还在湖中游玩,为漏声所催而要回宫。“催“字传神,写出游玩兴致不减、被漏声催回的极不情愿的情景。

开始我一直为这句所困扰:湖中哪来的玉漏?后来查了一下《宋书》,才知道宋武帝在湖中建了林宛,故有“玄武湖中玉漏催”之句,暗说帝王深夜尚在游玩。

下句用《南史》典:“齐武帝数幸琅琊城,宫人常从早出发,至湖北埭,鸡始鸣,故呼为鸡鸣埭。”帝王玩到鸡鸣时,方才回来。

因为玄武湖是宋时所建,下句用齐武帝典,故首联言及宋齐,但实际上是泛咏南朝君主游幸频繁,不拘某一代。字面以宋齐为典代之。

总之,首联写南朝帝王好游玩。

颔联用上句“玉树后庭花”典,下句用“步步生莲”典,言六朝宫中荒淫,以陈齐为主代之。“谁言”、“不及”二词,写出一代荒淫更胜一代。

此联字面以宋陈为典。

总之,颔联写南朝帝王宫中荒淫。

颈联转笔,上句用了“木柹漂江”的典,言隋朝大军将至,形势危矣。下句言纵然如此,陈后主依然沉湎于酒色,荒淫享乐,不祭祖庙(不事朝政)。

此联单以陈为典。

尾联用“女学士”、“江总〞之典,合而写陈朝整个朝庭政事废弃,宰辅专事谀词。

此联亦单以陈为典。

疏理一下整首诗的脉络,有如下特征:

一、总体来说,这首诗八句都是罗列南朝旧事。陆崑曾评过一句:“随写随抛〞。也就是说,这首诗所罗列的八句,仅扣主题、相互间无须照应。

二、八句罗列,随写随抛,也并非毫无章法地写和抛。首联以南朝的共性事实总领,让读者从总体上认识南朝;然后笔锋渐收,颔联罗列齐陈旧事;最后颈、尾两联收到陈的旧事上。一来是由面到线到点的收笔,让读者越来越清晰具体地看到南朝的荒淫废政;二来也是层层递进(由“谁言”、“不及”可看出),写出南朝的荒淫逐渐升级的事实,也写出了南朝最终灭亡的原因。

这就是前面雪掩斋所评的:“ 诗人就像一个导演,把过往的一幕一幕巧妙的拼接起来。”作者就是这么巧妙的拼接的。

程梦星《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首举宋、齐,则梁、陈可知;末举梁、陈,则宋、齐概见:此行文参错交互之法也。

采芹生评:文义互见法,也是这首诗的一个特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