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关于马伊俐育儿的,文章中马伊俐说,因为苛求孩子完美,所以孩子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不敢表达自我的孩子,现在孩子的快乐成为马伊琍最大的期望。作者一句话深深的触动我直达内心深处,作者说"一个人对孩子的放手往往从与自己和解开始"。反身看我自己对自己从来不满意,不自信,苛求完美,我记得在我结婚之前几乎不怎么逛商场,以前心里总有一个潜意识告诉自己,多买衣服就是浪费,臭美。老公常常说,我结婚之后比结婚之前还年轻了很多。我记得我有一件衣服穿了十年,所以我很少给孩子买东西,孩子从小很少要我买东西,也许在他心里,知道提出要求我也一定不会给买。我从来不敢对自己有褒奖或者表扬即使有这种想法,我也认为是非常骄傲的,是不够努力的表现,所批判自己,把这种想法压制住,在生活中,我对爱人,家人和孩子很少有表扬赞赏,更多的是苛刻的要求,严格的批判,记得老公喝醉的时候曾经跟我说过:我知道你要求很高,可是我达不到。在我印象中,我好像没有快乐过,似乎我快乐对自己就是不够严格。所以对孩子也极尽苛刻,从小几乎没有夸奖,厌恶批判,指责不断,心里却认为"响鼓还需重锤敲。"决不能让孩子骄傲自满。岂不知孩子已经脆弱的无以复加。生活中很多人都对我得节省颇有微词。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在我自己无法与自己和解?从今天起满足一些自己的小愿望。穿一件衣服,吃一顿饭,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开始。放过自己,才能放过别人。感赏自己思想在慢慢的变化,记得孩子的朋友都有手机了,我的苹果淘汰下来的时候,朋友说把这个手机给你儿子吧,我当着孩子的面拒绝了,还说孩子太沉迷网络了。后来孩子准备自己打工准备买一个手机,没想到面试出了问题。即便这样,还是没有跟我提一个字要买手机,控制自己欲望,孩子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网络,他觉得活着也没有意思,可见手机对他有多么重要。那个时候我知道儿子离我已经很远了,他已经不把我当做最亲密,最信任,就可以求助的人。那个时候我才决定满足他的愿望给孩子买一个手机
今天思考了一个问题。家对人的吸引力到底是什么?是金钱吗?有很多有钱人家的孩子都很寂寞,关系很淡漠。那又是什么?我想通俗点说是美好的经历的回忆和感觉的组合。今天我们能努力让家的感觉是温馨的和睦的,那将来孩子长大以后,家对孩子就是有温暖的有吸引力的。那么对于我来讲我能做到的是什么?减少负面的行为:批评,指责。增加正面的行为:表扬,欣赏。如果我还不能做到赞扬,那么我就先减少争吵,指责吧。而这恰恰就是我们爱表扬课程的内涵所在。
昨晚让孩子早点睡,自己先睡了,半夜醒来看到灯依然亮着,已经1点半了,开门问儿子怎么还不睡,孩子说我明天能起床,我不知该怎么说,其实自己是处于管与不管的纠结中。管是一种控制,可放手孩子有这样放纵,总是处于这样的纠结当中?想一想不知道怎么管,算了睡觉。感赏孩子那么晚睡觉还记得刷碗。感赏让儿子睡觉的时候,他没有像从前激烈的反驳。儿子这屋子从来不收拾,简直像被抢劫了一样。忙完事情我进到儿子屋子,换了一种口气问他:"儿子,不知道的以为咱家是被抢劫了呢。?"我看到儿子不好意思的笑.本想自己今天能用另一种孩子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感赏孩子听到妈妈的描述没有生气反而笑了。我孩子一起收拾了屋子,儿子拖地吸地。而我负则洗衣服,擦拭灰尘。想着周一是儿子生日,想今天提前和儿子出去吃饭。可儿子拒绝了。陪儿子去解决了手机合同问题,晚上儿子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自己亲子自和工作人员交流完全没有用我出面,小遗憾就是自己竟然忘了表扬。我们俩点了外卖,我很少给孩子买零食之类,所以儿子很少撒娇要零食,感赏小孩从来不大手大脚,从来不对我们有任何苛刻的要求,甚至一件衣裳也不要。现在我认识到自己真的很苛刻,给孩子钱让他自己去买吃的,虽然儿子没有很兴奋,但是我觉到还是高兴的。今天让孩子上医院去拍x光,儿子坐姿总是不正,有时候很明显的身体向一边倾斜,之前和儿子商量去医院儿子是拒绝的,今天点完外卖之后儿子竟没有再拒绝了。经过两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才看到了医生。感赏儿子在这么长的等待期间从来没有抱怨。回家,儿子一头扎进屋里看手机,时间出来和我探讨了一下韩国服兵役的问题,我也就随他去了。我自己看我的"华晨宇"互不干扰也是挺好。
投射孩子一定是自信满满,阳光开朗。是一个阳光男孩。
投射孩子身姿挺拔,英姿飒爽。
投射我自己放过自己,原谅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与自己最终的和解。
投射我与身边的人都能知道家的意义,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