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填充”早早写下题目的写字小分队作业,“不得不”为自己找来喜欢的电影。于是,再次重逢《岁月的童话》。
宫崎骏的动漫世界,大概是除了哆啦A梦以外,最喜欢的日漫系列,特别是以温情见长的故事。无论岁月如何变化,心底里那个“童真的我”,还会时不时冒出尖尖角,窥探和感知变幻无穷的世界。而每一次不同的感受,又会与“现在的我”对世界的理解相互融合,一点一滴堆积成自己更真实的模样。
上一次看这部动漫,大概是前两年,虚荣成份居多。大概是20多年前,不知是电视杂志或者身边人,在怎样的场合,谈论起这部片名唯美、如雷贯耳的电影,反正瞬间就记住了片名。
想来好笑,一直以为是明星撑场的都市爱情片,未料想会是平淡温馨却颇有哲理的动漫,生活或许也是如此,总与设想不同,却惊喜不断。由此更爱宫大师。
初看时,或许心态过于浮躁,也或许机缘未到,只想知道情节及结果。于是一路快进,简单的故事情节并不太吸引我,一些只能被“空杯心态”有缘人欣赏的画面、情节甚至触动内心的台词,也被匆忙略过。
而这一次,为了写下感受,在时间不充裕的前提下,将影片分成两段慢慢品味,更真心体会到——“美好的事物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阻隔”。

这部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80年代,上映于1991年的“动画片”,哪怕以目前的制作水准参考,我认为也丝毫不逊色。夜晚星星点点的萤火虫微光、清晨薄雾缭绕的丛林,只有沉下心来一帧帧制作,才能有身临其境的质感吧。怪不得《千与千寻》哪怕已经在未得到授权的情形下火遍大陆18年,仍然要上映电影版。
信仰这东西,不只是票房收入和众人口碑能堆积起来的,背后的精神力量无法估量,这才是宫崎峻真实的护城河。
回到影片故事。很简单却相当耐人寻味,从一段段日常的谈话中、一个个平实的角色里,无意中就获得了思想上的共鸣。
27岁在东京成长、工作的“大龄女”妙子,请了十天年假去姐夫家所在的乡村休闲,从小对农村生活无比向往的她,与和姐夫一大家人和村民们,一起采红花、摘蔬菜、学习种植有机作物……仿佛真正过上了想要的生活。可是,当直率的奶奶提到,请妙子考虑与孙子敏雄交往,并嫁到农村时,她才发现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是否真正能够融入农村生活”的问题。
在这十天期间,妙子的回忆不停回溯到五年级的时光,那些曾经被掩盖住的“伤口”或者“秘密”,纷至沓来,被老爸一句话打散的明星梦、数学考试成绩差带来的阴影、被同级优秀棒球手爱慕的喜悦、因任性被疼爱的父亲打脸的悲剧……甚至,怕被人看穿想法而做的许多掩饰工作,都在平实的乡村生活中一一开启,并且得到了部分解答。
故事开放式的结尾比较圆满,“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生活”的现实版,是我喜欢的类型。妙子在返回东京的路上,决定回到乡村生活,爱情故事开启影片落下帷幕。
影片中,敏雄说:从大自然中获得东西的同时,美丽的景色也一点一滴创造出来了,如果只想获取不想付出,是不能维持生计的。
还有一首妙子和敏雄都觉得的很有意思的歌词:今天不 成功的话还有明天,明天不成功的话还有后天,后天不成功的话,还有大后天,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会有明天……
正是因为两个年轻人都抱有积极、不轻易放弃希望、勇敢迎接每一个明天的的心态,才促使他们做出了相信彼此的选择。

认识自己,一直是渴望找寻生命意义的人群永恒主题。妙子很幸运,27岁就有了勇敢的行动,并且得到了阶段性“成功”。无论是从城市到乡村,还是更多人向往的从乡村到城市,遵循内心的选择,才能从中得到愉悦与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