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佳眉老师,主题是——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我们听说过身心合一,确实身心相互影响。当我们内心不安宁就会引起身体健康,当身体患了疾病也会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心身健康,缺一不可。
个人的一些经验,当一个人心里有疾病的时候,大概总结一下。
第一是:有不合理的信念和不合理的想法。
第二:是曾经压抑的一些情绪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和缓解以及转化。
第三:长期的没有心理营养。
第四:是自己每天呆在自己的状态里面,也就是说自己的状态不是特别好。
身心健康的标准都是什么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疾病不是为了让我们受苦,疾病提醒我们去看到我们是怎样在过每一天的生活。我们是每天开朗过日子,还是每天阴沉过日子?我们有没有妥善照顾自己?身体哪里不舒服,你要去听它;它在告诉你、你不够爱你自己!你要去爱!因为你的心不够柔软敞开,身体的能量也跟着堵塞了!
《心转病移》中阐述道:
第一,对将要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事情有想控制局面、控制进程、控制下滑等着急心切、焦虑不堪、烦躁、恐慌的情绪;
第二,认为自己有本事、有能耐、有主见,自己做得很对,觉得自己为别人付出很多却没有得到回报、好心没有好报,认为看错了人等委屈、生气、压抑的情绪;
第三,对“好”期盼较多,希望人与人关系都好,怕与别人产生矛盾,希望被人接受的心愿强烈,想达到所盼望的目标又有着很多担心的情绪。
分享:
原来有怨恨,愤怒一出来就压抑,结果根本压不住,还会影响周围的关系,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通过跟尚老师学习,接纳自己每一种情绪,跟情绪对话,看到一个更完整的自己,倾听每个情绪带来的信息。愤怒,怨恨的自己,让我去释放,同时看到自己长期习惯做老好人,没有真实表达自己。原来的模式,让我跟很多人直接铸起心墙。通过释放情绪,转化情绪,学会表达自己,把心结解开。
分享:
确实是,如果自己想要的太多,然后预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就会不高兴,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才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长期就来就会没有自信,所以不要想太多,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先定个小目标,一步一步走,慢慢达到自己想要的,不可能一口吃掉一个大肉包!踏踏实实做事。
感悟:
这次身心健康刻有金刚老师做主持,尚老师做分享。沈老师照顾的女的比较多,能够照顾到自己,主持人,老朋友,新朋友,让每个人感觉很舒服,看到每个人的现在有一句话叫做看到就是疗愈。
尚老师善于讲故事,他主要讲了两个故事,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说自己在八九年前得了妇科病,经常吃药看病效果却不好,最后与自己的丈夫、母亲做链接,调整好了心里,疾病就好了,五六年没有复发。尚老师讲另一个故事,有一位初中的姑娘在医院住了十几天,得病后闭口不再说话,经过心理咨询开口说话了,这两个故事,他主要讲了身心是互相影响的。
在这次分享中,有春红老师的心理健康祈祷的冥想,还有几个关于身体健康的情绪能量表,影响健康的模式,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一本书中的一些内容,心理健康的标准。分享的内容丰富多彩,让我们从多个视角多个角度来看身体健康。
让气氛更浓烈的是,有一些老学员新学员不断的互动,他们分享自己的身心健康的故事。
这次身心健康的主题活动受益很多,让我学会关爱自己的身体,与自己的身体、情绪对话,接纳情绪,改变我们的信念和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