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跟着老师的音频再次尝试“坐享”。这一次18分钟的过程相对要好了很多,虽然中途还是有多次走神,然后我马上意识到又拉了回来。期间当我跟着老师说的话开始扫描自己的身体时,我发现自己竟然忘记了呼吸(感觉自己好傻),调整了好几次。音频的最后说扫描后会感觉身体有个地方不舒服,但我没有理解到这种不舒服是真正身体上的不舒服还是心理上的不舒服。我确实发现我的右边屁股有点不舒服,估计是我坐姿的重心放在了右边。(麻烦方老师如果看到这里,我解答一下,谢谢!)
同事说起今年的《最强大脑》有赌王的儿子何猷君参加。据说这个人智商相当的高,是麻省理工大学史上最年轻的学生,参加比赛两个项目都拿了第一名。而我觉得现在我对这些高智商人物没有那么盲目崇拜了,自从晓得了有“元认知能力”这个东西后,我觉得天赋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更重要的离不开后天的刻意练习。于是我跟同事提出了这个观点,但马上就遭到了反驳,同事说如果这些技能都能够通过练习来达到,那所有人都去练习就都是天才了。
话题就这样终结了,我当然不会再去跟他解释:人的大脑面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增加,沟回褶皱越多,可能就是你所谓的非常聪明。真的,这几天看了文章我一直在思考,我想到了因为我小学的时候花过大量的时间对“珠、脑、心”三算进行过练习,我认为当时在我的大脑上就形成了深深的刻痕,以致于我现在做加减法的时候,脑子里就会马上出现一把算盘,而且就是我小学时候用过的那把白色算盘的样子,整个算数的过程就会在这把算盘上自行完成。这对我来说已经是下意识的动作,但我想这个是没有进行过此类练习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的。就像许多记忆高手会把自己的记忆碎片进行分类,然后放入不同的房间,待需要的时候就从中进行提取。而这些光是有高智商就能完成吗?显然他们必须通过无数次的练习才可以达到。
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多学习并思考和总结,相信知识就是力量,当自己的输入足够多,并充分认知后,一切都会变得合理又简单,没有那么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