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录:——为节省您的时间,阅读下面【388字】的摘要即可了解本文大意:
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变得更加理性的方法,在文中我引用了四位大牛——李笑来,薛兆丰,罗永浩,以及多(美)萝西娅·布兰德(Dorothea Br)(《成为作家》的作者)各自的方法。当然他们的方法本质上并不是为了帮助大家拥有理性,只是通过我的实践,以我的方式来为大家解读了他们各自的方法,希望在走向理性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时间有限,您可以直接跳至文中的第二部分。
聪明的人会理性的处理所有的事情,但又不会像机器一样理性,他同时还保持着作为人的感性一面,理性和感性发生冲突时,他仍然能够在理性的引导下维持正常的行事能力。
四个案例:李笑来的提升“元认知能力”;薛兆丰的地道经济学;罗永浩的让自己获得好情绪;萝西娅·布兰德的对作家的训练建议。(详见文中第二部分)
文中最后提出: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会有文章开始时提到的那种体验,比如开车。
/ 01 / 理性的重要意义
我先给出文章标题的答案:站在自己的躯壳外审视自己。
我再给出进一步的解释:逃离自己思维的束缚,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行为。这里的所说的“站在更高的角度”,真的是指让自己的思维脱离自己的肉体,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观察自己。
听的有些瘆得慌,好像鬼片一样灵魂出窍。
真的有灵魂吗?真的没有灵魂吗?我不知道,但真的有很多大师认真的讨论过这个问题,并且相信有,比如杨绛先生在她的《走到人生边上》里详细的探讨过这个问题。
魂啊!鬼啊的!我不去说,因为这于我来说实在是一个太过高深的问题。
我只想说说如何让自己摆脱感性的束缚,变得更加理性。
人是一种感性的动物,我们需要感性来处理一些共情的问题,感性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好处,但感性又会让自己陷入不够客观,盲目随大流的境地。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主要做的事情就是逐渐脱离感性的束缚,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客观,走向成熟。
仔细想想,总觉得有两个自我同时存在于自己的躯壳中,没错,这便是“第一流的智慧,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套用理性和感性的思维模式,我是这么理解这句话的:聪明的人会理性的处理所有的事情,但又不会像机器一样理性,他同时还保持着作为人的感性一面,理性和感性发生冲突时,他仍然能够在理性的引导下维持正常的行事能力。
/ 02 / 分析牛人的做法
下面我用四个案例向大家介绍一下牛人的做法,以及自己践行后的感悟。以下案例按照我接触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第一个案例:
在李笑来老师的学习课程中(为避嫌,这里隐去课程名称),提到了“坐享”。
坐享(更流行的说法是冥想,佛教里叫打坐等等)简单来讲就是每天抽特定的实践,比如15分钟,放空自己,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的集中于自己的呼吸,努力感知自己的呼吸,让自己进入一个极度的平静状态。
我和大家说一下它的原理——因为很多介绍这个方法的文章都没提到这一点——我们的身体,有些是能被我们控制的,比如肢体;有些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比如心跳;而唯独呼吸是处于既可以被控制又无法完全被控制的状态,所以我们就以感知而不是控制呼吸为切入点来训练自己的止观能力。
这个方法在美国尤其盛行,比如国务卿希拉里、主持人奥普拉、福特汽车董事长比尔‧福特、音乐巨头西蒙斯、思科高管沃里尔、传媒大亨默多克等等都很推崇这个方法;谷歌、苹果、AOL和安泰公司等知名公司都设有专门的课程。
不过“坐享”还仅仅是第一步,因为他只是让你静下来感知自己的想法,真正能够做到感知想法还能控制自己的想法,就要提到另一个能力,“元认知能力”,简单来讲,这种能力就是“坐享”的践行能力——锻炼的方法还包括:找一个能够让自己全身心投入的兴趣,经常自我反思。
举个例子:和别人讨论问题到激烈时,你会感受到自己的情绪不够平静,这是第一步:感知,但你要让自己平静下来就要进入第二步,调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理论很简单,很多文章中都有介绍,但实践起来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实践后的再次思考:
目前我已践行“坐享”近一年的时间,但仍然常常会被杂乱的念头影响,实践中感知自己的情绪往往比较容易,但控制它却很难。这是一种非常缓慢的自我情绪调整的方法,常常慢到你做着做着就想放弃的地步,但这却是最基础、最根本的一个方法,值得持续坚持下去,毕竟自我的修行是一辈子的事情。
▽
第二个案例:
在和笑来老师的学习过程中,我感受到老师课程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让你变得更加理性,理性的面对自己,面对难题,面对未来等等,但由于课程仅限于理论上的描述,常常不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此时恰巧遇上了经济学家薛兆丰老师开的一个付费专栏(为避嫌,这里隐去课程名称)。
发刊语里的一段话打动了我:助你理性、悦纳和进取,贯穿整个课程,你将学会把愿望和结果分开来判别(理性);你将学会先去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动不动就抱怨和指责(悦纳);你将忘记经济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均衡世界,而着迷于创新精神所牵引的非均衡的开放社会(进取)。
这是一门纯粹的经济学课程,课程的目的在于让你以经济学的眼光,用更加理性的思考揭示事物的本质,所以,这门课我学的很认真,每次都要将课程内容制成思维导图,而学习的目的不在于我对经济学有多感兴趣,而是我真的很想知道事物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实践后的再次思考:
经济学给我提供了一个观察事物的新视角,让我的思考更加理性。比如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判断,边际效益在生活中应用,社会资源的整体考虑,发国难财的正确理解,税赋的支出问题等等。但却无法解决你生活中关于情感的问题,比如夫妻的相处之道,和同事间的关系,自我的情绪控制等等。不过现在课程还未过半,也许随着学习的进展,我还会有新的发现,毕竟薛兆丰老师说过:经济学可以解决你的生活难题。
▽
第三个案例:
在听罗胖(罗振宇)的60秒语音中,发现老罗(罗永浩)如何获得好情绪的方法:
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欢呼雀跃一下,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情果然就能变好。
这是有理论基础的。一个人的情绪其实是由三部分组成,就是意识、感受和行动。一般人的顺序是,先是感受到负面情绪,然后意识上就是心情不好,最后体现在行动上。
但是这三个部分的次序是可以调整的。你在行动上假装情绪好,反过来影响意识,最后压制感受。
我们可以将这个方法进行拓展,毕竟找一个可以欢呼雀跃的地方并不容易。在意识上假装情绪好,反过来影响感受。举例来说:看到同事升迁,其实内心并不高兴,还可能有些嫉妒,但理性的做法是过去祝贺,显得大度一些,此时心里就会陷入一种混乱。办法是:意识上要不断的告诉自己是一个理性的人,是一个大度的人,我们应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行动上你就会轻松很多。
实践后的再次思考:
这个方法确实有效,但效果有多少,还在于你不断的练习,人有时候就是很唯心主义,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潜意识里有非常强大的力量。
▽
第四个案例:
基于对自己写作的不满意,我在简书各大牛的推介下,认真学习了《成为作家》这本书,这本书主要从人性的深处向我们剖析了写作方法,其中介绍了如何更好的训练作家身上的双重性格——作者认为,每一个作家都具有双重性格,你要通过训练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你可以一方面,过着真实的自己;另一个面,过着纯洁的、激情的作家生活;并且还要时不时的请心中的第二个人评判一下自己的作品。
训练自己如何客观的看自己的方法是:想想你能够跟随自己一整天,你看起来是什么摸样。运用写小说的眼睛观察自己,看看你如何走进走出房间,走到街上,走进商店,在天黑时又回到家中,这一天你的表现如何(节选)。
这个方法是用来训练作家的客观观察能力的。但我却发现,这种方法和我们前面提到的三个案例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何让自己的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客观,只不过使用了更加巧妙的一种方法。
实践后的再次思考:
这个方法很有意思,也很有趣,你会发现他与文章最初提到的方法有些许的相似——将自己的灵魂抽离于自己的躯壳,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观察自己。只不过文章告诉我们,你的躯壳里其实有两个人,你可以以另一个人的角度来观察自己。这样会更加客观。
/ 03 / 世间万物有着很多的相似性
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会有文章开始时提到的那种体验。
我的这种感受最早源自于开车时,怎样能够将车开的更好,如果你能够感受到自己车子在行进中所处的状态,以及和周围车子的关系,而不仅仅是想着自己的车子,那么你就能将车子开的更加自如。这种感受就源自于跳出事物本身,站在更高角度来评判事物的能力。
我没想到的是,情绪的控制,以及写作都具有这样的特性。
不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具有这种特性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我找到了一个提高写作速度的小窍门。我们知道:一篇文章的核心思想一般只有一个,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其它多余出来的论述都是基于这个核心观点,不断的铺开来讲,目的就是让读者明白你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观点,以及这个观点的来源等等。所以为了加快写作速度,在写作之初我们要首先识别这个观点;然后就是围绕这个观点不间断的、毫无逻辑的、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写下去;之后建立文章的框架;将刚才看似随意的内容填入这些框架;最后就是整理、润色的过程。不过前提还是要增加自己的输入,要不然即使是前面的胡乱写,也确实不知道该写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