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目前倡导减负,让孩子们拥有丰富多彩的童年,家长们意见不一,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不同于东亚国家的教育方式,对于瑞士的父母而言,没有各类育儿专家、月嫂、早教机构,有的就是家庭陪伴,放养,重视孩子的潜在发展和学习力。
01 没有早教
在瑞士、德国等欧洲国家,基于对孩子脑部发育的考虑,托儿所严令禁止像孩子教授知识。因此,瑞士混血儿童家庭,父母之间80%的矛盾源于对孩子教育理念的不同。
中国妈妈因提早教授孩子S基础拼写、数学等知识,S在上小学课堂上觉得老师讲的自己早就会了,在课堂上百无聊奈,所以时常骚扰同学、扰乱课堂纪律,这一度让校方很头疼。
S的瑞士爸爸扯着嗓门对S妈妈咆哮:“孩子周末要学习中文,要去补习,他才7岁,课余时间应该全部去玩,不能让他学习时间太长,学习负担太重。你难道不觉得这样高强度的学习是虐待吗?
S的父亲深谙传统东亚教育理念在于:延长学习时间,进行高强度反复训练,取得好分数。而他更乐见孩子解放天性,在户外自由玩耍。他甚至认为东亚的传统教育方式是对孩子实施的精心策划的谋杀,谋杀了孩子的童年的玩耍时间,谋杀了一家人共处的时间。周末是瑞士的家庭日,而不是去上课和补习。 更何况这与瑞士推崇的民主式教育理念“自我责任心”格格不入。
S的中国妈妈委屈极了,认为:瑞士的放养只会让下一代死于安乐。学习向来就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就算孩子缺乏天赋,但能通过努力的学习,磨练其坚毅的品质和较强的抗压能力。
02 未来孩子参与的是全世界的竞争
来自中国定居于瑞士苏黎世的虎妈J,毕业于美国名校在瑞士某律师事务所工作,忠实地拥护中式教育,并坚称:不相信西方的所谓的“爱的教育”。因为父母总是高估孩子的学习能力,总以为孩子能自然而然找到兴趣点,实际这种放养是给孩子制造了一种短暂的安乐,给孩子植入了乌托邦式的美好幻想。
尽管J的丈夫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大多数瑞士孩子一样,在游戏中尽情享受童年,但是J仍然让孩子选择了国际学校,同时学习三门语言,她认为这样的安排并不过分。因为同在一个住宅区在瑞士银行担任高管的邻居,他的孩子同时要去学乌克兰语、俄语、英语、德语4们外语,外加课外兴趣辅导班,功课补习班。
J态度坚定明确:"作为父母,你确定瑞士当前福利制度的优势能让接下来几代人都安枕无忧吗?“并且认为:“未来无论你是哪国公民,无论处在何种社会体系中,你需要在任何国度都有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瑞士目前是双轨制:学徒制和大学高等教育。越来越多的瑞士家长更青睐于让孩子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03 瑞士孩子的“玩”不是“傻玩”
瑞士幼儿园放养孩子不是“傻玩”,他们注重孩子潜在的学习力,譬如创造力。W妈妈自我纠正了对玩的刻板印象。
在幼儿园,老师带领大家做手工,关于各种动物植物,老师只用语言描述,让孩子们自己提炼出重点,利用想象进行创造。而不是老师给大家画一条鱼,画一个动物,指定特定的颜色,特定的样子。这样避免所有孩子画出来的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孩子们长大后就不会成为只知道“复制—粘贴”进行模仿或抄袭。
同样来自高知阶层中国女士L表示:幼年时期所受的中式教育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比如:错一个字抄30遍。她的瑞士丈夫取得了1个博士学位,3个硕士学位。夫妻俩对孩子极其宽松:6岁的儿子可以自己自主选择爱好,学唱歌学了半年,厌倦了,要求学钢琴,那就学钢琴,每天就弹10分钟也可以。他们认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人的一生充满无数的可能性,为人父母唯一能够给予的,就是当孩子还没有能力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时,为他提供尽可能多尝试的可能性。”
中瑞教育理念的冲突短期内不可能消失,但是我赞同日本教育专家大前研一的观点。他认为: 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把孩子教育成“可以自食其力的大人”。人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比起被迫做某件事,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会更有活力,更愿意下功夫,进而使大脑获得锻炼。父母的目标不是将孩子培养成那些过度适应现代校园的优等生,因其生存能力较弱,以致于进入社会容易被现实打击,倒下之后一蹶不振。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孩子,找出他们在做什么事情时候最有朝气和活力,而后为他们创造环境。
——End——
李文艳Avivi,坐标瑞士,移居美景天堂瑞士之前担任外企人力资源总监,现全职妈妈。
不给人生设限,带娃之余勤勉码字!
爱思考爱生活,分享职场智慧和在瑞士的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