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儿子放学回家后在接水喝,突然闻到了一股甜甜的味道,便问到:“你在干嘛呢?什么味道?”
他回答到:“哦,我们班韩子墨送给我一包奶茶。”
最近总是在听到他说有同学送给他东西,便说到:“看来你在你们班人缘不错啊,是不是所有的同学跟你关系都很好啊?”
他回答到:“才不是呢?我们班的刘某某大家都不喜欢他,我也不跟他玩。”
他口中的刘某某,以前也听他说过,貌似这个孩子和同学关系不好,还经常会跟同学打架。刘同学的妈妈曾经在班级群里责问过是谁欺负了刘同学,也因此对他有过记忆。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和很多同学们关系不合。同时,我也不希望我的孩子会对同学有这样的不接纳,便尝试着跟他沟通。
我好奇的问到:“刘某某做了什么以至于你们班的同学都不跟他玩啊?”
儿子回答到:“他很烦人,曹某某和王某某还建了个反刘某某派?”
我继续问到:“哦?什么是反刘某某派?”
儿子回答到:“就是把讨厌刘的同学和跟刘打过架的同学都集中到一伙,共同抵触他。”
我:“哦!有你吗?”
儿子:“没有!我又没有跟他打过架。”
我:“那你平时跟他玩吗?”
儿子:“实在无聊时就跟他偶尔玩一次吧!”
我:“哦,那他平时对同学做了什么,同学们才不喜欢他。”
儿子说到:“他可烦人了,说脏话骂人,口臭还喜欢对着人吹气,还往人身上吐口水。”
“哦,这样啊,对人吐口水的确是不对。同时,他是直接没有理由就吐呢?还是……?”
“刚开始他口臭,别人说他,他就追着人吹气,后来就开始往人家身上吐了,然后就有人跟他打架了。”
“那你跟他打过架吗?”
“我没跟他打过架,但我也不喜欢他,他也对着我吹过气,那叫一个难闻。”
“哦,是这样啊!妈妈在想刘同学有口气,也一定不是他想要的。妈妈上学时,班里也有同学口气很重,而且我还发现我们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对待方法:
比如有一种人会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也不考虑别人是否尴尬,信口就说,你嘴巴真臭,熏死人了!比那什么什么还难闻。
还有一种人,当闻到不好闻的味道时,会什么都不说,但以后会离他远点,不再跟他玩。
第三种人呢,当知道别人有这个情况时,他说话就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并尽量让自己说的话不让他人难堪,同时也会去关心他人,继续保持这段友情。
很惭愧妈妈以前是第二种人,但我很佩服第三种人的大度有修养,你觉得呢?”
“差不多吧,我也是第二种,但我们班同学真的不喜欢刘某某。”
“是的,妈妈感受到了,也知道了你们同学不喜欢他的原因。同时,在你们班有没有人,无论别人怎么做,他都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他的善良,对刘某某仍旧保持着友好的同学关系呢?”
“有。”
“嗯,那你是想做一个和很多同学一样和刘某某对着干,经常闹矛盾、打架?还是和另外几位同学一样,无论别人怎么对他,都能够对他友善和睦相处呢?同时,妈妈觉得,像刘某某这种情况,其实在他心里是非常渴望和很多同学完成一片的。我猜或许是有的同学说他口臭时,让他很没有面子,所以他才会采取攻击他人的方式的,以至于这样的模式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而且大家都知道他吐人是不对的,但却没有帮助他适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因此,我感觉到了他现在很需要有个人能够帮助他成长,你愿意成为那个帮助他的人吗?”
儿子回答到:“他现在可烦人,我咋帮他啊,况且,我也不想理他。”
我继续说到:“你看到了你现在能够和班里几乎所有的同学关系相处的都很好,而且你人缘不错,再加上你平时在学校也是个爱帮助老师、帮助同学的人,只要我们是真诚地帮助他,我猜刘某某也一定会接受你的帮助的,而且帮助别人,我们自己也会更快乐的!你愿意通过帮助他人让自己更快乐吗?”
“我回头试试吧……”说完他便拿起书包跑回自己的房间写作业去了。
关于刘同学的事晴,以前也曾跟儿子沟通引导过,或许那时的方式方法不对,当时的儿子对于帮助他成长不以为然。一直以来都希望儿子成长为一个正直、善良,宽容大度的人,因此对于想让他帮助刘同学这件事也一直在我心里盘旋,总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合适的方法来引导他。虽然今天的引导并没有让他毅然决然地答应去帮助他,但他的态度已经和上次有了明显的不同。他不再极力与刘同学划清界限,也不再极度抗拒他。生命是慢慢成长的,他的善良和包容,我也要允许他慢慢地生长出来,相信有一天他会成长成我想象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