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十八、2018.4.4)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这是赞叹佛圆满无量功德的境界;初发心的菩萨,应该发欢喜心向佛学习。第一段赞叹佛「圆证法身功德」,先正叹,又分六段,第一段知见圆明。
前边每一段都说,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的道理;那我们就容易误会,佛能见一切法不可得,就只是有慧眼。所以,佛提出来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先招呼须菩提!如来有没有肉眼呢?「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回答,佛陀是有肉眼的。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这一段的问答是说:佛不只是有慧眼,佛是五眼都具足的。
「肉眼」:就是指人间人的眼睛,也是由精微的物质组织成,但是它的功能不是那么圆满。见粗不见细:粗显的境界看得见,微细的境界看不见。见表不见里:只能看到外表、看不见里边。见近不见远、见明不见暗、见前不见后;功能很有限度,很多境界不能见。佛也有肉眼,但比我们凡夫的肉眼,好得多。
「天眼」:就是指欲界天、色界天上的人,他们的天眼,也是精微的物质所组织成,但比人间的肉眼好;粗显、微细的色法都能看见,内外、远近、明暗,都能看见。譬如天黑,没有日月灯的光明,但天眼也一样能看见;功能完全不同了。
欲界天的人,没有色界四禅的定力,他们的眼也名为天眼,能看见很远的事情,比我们好得多;它还有一种功能,能看见未来的事情,譬如忉利天主释提桓因,寿命将尽时,预先知道将来要来到人间作猪,心里很苦恼。这就是天眼能见未来。色界天人有禅定的力量,他们的天眼,能看见未来几千年几万年的事,那更是肉眼所不能及了。
人间的人,若修学坐禅,得到色界四禅,然后再修天眼,才能得天眼通;只得禅定,未必有天眼,欲界定、未到地定,连无色界四空定,都不能得天眼通。有的阿罗汉,没得色界四禅,也没有神通;若得色界四禅,修神通的阿罗汉、辟支佛、大菩萨和佛,都有天眼通的。
人间,有的人并没有得禅定,但是果报有点特别,类似天眼通,这是果报的天眼,能看见一般肉眼所不能见的事,但不是决定靠得住,也没有修得的天眼那么厉害。
肉眼和天眼都是能看见色法。而通常说的中阴身,唯天眼能看见,肉眼不得见。所以人死了以后,有天眼通的人,能看见他的中阴身得果报处──哦!他到天上去了。哦!他又来人间做人了。或者他做只毒蛇,或者到地狱去了。若没得天眼通是不知道的。
「慧眼」:就是智慧。指阿罗汉能观见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乃至山河大地,都是剎那剎那无常生灭变化,无我我所、毕竟空的道理。若听闻《金刚般若经》、学习《大般若经》而得阿罗汉道,那就能看见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道理。
「法眼」:也是智慧,就是能通达一切法缘起道理的智慧。得法眼的人,也具足慧眼;而且法眼能通达无量无边的佛法,还能通达众生的根性,不论是利根、钝根,有业障、没有业障,这些事都能看到;并能够「随其所应,宣说佛法」,随顺众生的根性所合适的,宣说那样的佛法来利益众生。能通达三乘佛法、教化三乘众生,有这样的功能,就名为法眼。
「佛眼」:是圆满通达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佛眼的境界是其余的众生所不能及。
这样说,共有两个解释:第一、一般地面上的众生有肉眼,天上的人有天眼,阿罗汉有慧眼,菩萨有法眼,佛有佛眼。第二、佛具足五眼,菩萨具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阿罗汉具足肉眼、天眼、慧眼;凡夫都不具足佛眼、慧眼、法眼、天眼,或者有肉眼,或者能有天眼,但还不是圣人。
而五眼中的差别,肉眼和天眼,都是地水火风物质组织成的,能看见色法。慧眼、法眼、佛眼是属于智慧,不是由物质组成;而且一定是先得慧眼,而后得法眼。慧眼,能见诸法毕竟空,能断除见烦恼、爱烦恼,是得阿罗汉道以上的境界。法眼,是观察一切世俗谛缘起的境界,因为先得慧眼,所以法眼所见一切缘起法的境界,不颠倒转,不会有错误。这是说佛具足五眼,也表示佛具足无量无边的智慧,无所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