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的考查范围分为三大部分:一是选词填空,二是语句表达,三是阅读理解。这三个部分又可以详细分为几大考点,分析如下:
一、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考点分为:实词辨析(必考)、成语辨析(必考)、虚词辨析(必考)。
实词辨析和成语辨析我们之所以把它分为两个部分,是因为很多考生对于成语的掌握并不是很好,经常凭想象去判断成语的意思,所以这一方面需注意,成语靠日常积累,任何细微的差别都会影响正确答案的选择。除了这个重要的点之外,我们在做实词辨析和成语辨析的题目时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分析语境,即分析题目的给我们提示,判断需填的词语的方向,含义、感情色彩等。
第二,辨析词语,即对所给选项中的词语进行辨析,这就考查我们的基本功了,就是对词语含义的把握,尤其是成语。
第三,选择答案,有些题目并不是只有一个空,在选择答案时需综合分析,选择最恰当的选项方可。
虚词辨析一般考查的是关联词语的选择,相对比较简单,考生只需掌握几大关联词语的结构即可。
二、语句表达
语句表达考点分为:病句辨析(必考)、语句排序(近三年必考)、成语使用(高频)、其他题型(如修辞手法、诗词鉴赏、文言文类等)。
病句辨析其实我们再详细的话可以分析两类,一类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病句,需掌握几大常考的病句类型;一类是歧义句的辨析,歧义句也有常考的一些歧义设置。所以病句辨析这一考点我们考前是可以精准的把握的,无需担心。
语句排序题型,近几年都有考查,这类题型我们也是有相对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确定首句,然后确定句子之间的捆绑关系,依据时间、空间排序等等,方法技巧掌握,那么语句排序题也不足为惧。成语使用题,看似简单,其实这才是大家应该重视的,这一题型和选词填空中的成语辨析一样需要大家对于成语的含义有一个精准的理解,而不是囫囵吞枣的不求甚解,不过,掌握了成语可以拿下选词填空和语句表达中的两个考点,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除上述之外就是其他题型,其他题型每年也都会考查,虽然考点不一,但是常考的几类题型我们把握住也就可以定乾坤了。
三、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我们通常分为两大部分片段阅读和篇章阅读,我们先来分析片段阅读。片段阅读考点分为:主旨题(必考)、细节题(必考)、语句衔接题(必考)、其他题型(如代词指代、下文推断、标题添加等)。
主旨题一般考试的时候有这几类题型:意图判断、主旨概括、态度观点。这几类题型虽然考查方式不同,但是考点是一致的,即考查的都是对于文段主旨的把握,所以在做题时可以同等看待。而对于大段文字的片段阅读来说,快速的找出我们的主旨,节省时间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掌握快速解题的技巧,掌握了这些技巧,主旨题便如囊中取物,轻而易举。
细节题最重要的就是忠于原文,要将选项与原文对应,出题人出题时常会设置几种雷区(如:表述绝对化、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避开这些雷区的同时,细心谨慎便可得分。
语句衔接题其实就是填空,和选词填空不同的是这里填入的是句子,俗称句子填空。这类题型我们根据空的位置可以分为:中心主旨句(首尾句)和中间过渡句,然后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解题,便可事半功倍。
其他题型的考点一般是常考的几种题型轮番上阵,所以也是可以把握的。
除了片段阅读之外,另一部分便是篇章阅读了,所谓篇章阅读其实是各种题型的混杂,在给出的文章下面,我们可以设置选词填空,语句表达,片段阅读等各类题型,所以掌握了这三大部分的题型,篇章阅读就不在话下了。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上考公务员篇章阅读的考查中有文言文,所以文言文不熟的小伙伴们要注意了,需要重点学习把握。
总而言之,无论哪一种题型都有各自的特点以及解题技巧和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些精华,才能够消除焦虑,决胜公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