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种环境
在优秀的人眼中就是进阶的竞技场
在庸材眼中就是垃圾场
1
朋友公司发生了一件比较尴尬的事儿。
年前战略调整,年后开始肃清。
什么意思?
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公司会内部做调整,这个时间频率可能是一年一次,也可能是两三年一次。
朋友说他们公司现在几乎一年一次。
原因是,现在的员工都太浮躁了,工作的目的可能不是为了理想和追求,就是为了有一份糊口的工作。
于是这给HR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招聘上要确保进来的新员工在职位胜任以及公司业务上有具体任务分担,还需要保证入职的员工在职时间的延长。以确保公司在人力上的成本投入是可控的。
2
这件尴尬的事情是,朋友自己部门带的一个一开始还不错的新人。
自身稳定之后开始跟不上部门发展的节奏,然后有了一种顺其自然混日子的心态,交代的工作也能做完,但是在团队里开始显的特别平庸,甚至呈现了一种默默无闻的趋势。
严格来说,在一个不断进步的集体中,虽然不用特别功利的追求个人的目标,但是也不能太懈怠和放松,成为团队的鸡肋。
因为考虑到在前期团建的时候,他的确算是元老,而且也帮助朋友分担过不少工作。
职场并没有大多人想的那么血腥,你曾经的付出还是能被人看的见,也能被人肯定。只不过曾经是曾经,没有人能带着曾经的战功可以享受一生的光环。
部门管理升级,年底开始进入清算阶段,清算的不但是账目,还有鸡肋。
那位同事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每次下班依然第一个走,做完手头上的工作也不会去跟领导沟通,机械的完成每天定量的工作。
年底也是人才储备的时候,HR部门一直在约见新人进来。
那天大家忙的不可开交,不停的有面试和年会的事项要准备,新来的人事小姑娘在检查人数的时候看到他,不小心冒出一句,欸?你怎么还没有辞职?
这话让周围的人都投来注目礼,人事看了看自己手上的表格,似乎觉得自己没说错。
这位无所事事的员工,正是计划被劝退的。
所有人都知道,只是他自己不知道。
3
一定不要怀疑,任何人在职场可能都会成为那个多余的人,或者是过剩的人。
职场永远是公平的,你觉得公司提供的平台对你来说没有成长价值,过不了多久你自己也会主动离职。相反,公司觉得你个人的能力业务方面与职位不匹配,你也混不了多久。
进入某一家公司,你可以作为一个晋级的跳板,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自己学会更多的职场规则和实用技能。
但是一定要记住,任何一个公司都不可能是一个鱼缸,即便你是条金鱼在职场的“鱼缸”中也活不了多久。
看似没有竞争的环境,事实上竞争是最大的,淘汰往往是不动声色的。
4
在一次社交场合遇到一位研究生在读的学生。
他正面临两难的选择。
第一,选择工作,眼下有一个工作机会,虽然企业不是五百强,起步也不是很高大上,但是一个很锻炼人的工作,只不过他觉得这个工作于自己的高学历不太匹配。
第二,有朋友劝他继续读书,可以硕博连读争取更高的学历,这样在工作层面选择的权利和机会就会更多更广。
在八九十年代,大学生都很稀缺,而现在的人才市场最最不缺的就是高材生。
倒不是唱衰高学历未来没市场。
无论什么时代,多读书一定是有用的。只不过对于在读书上的投入和未来走上社会上的获取,这不是一个投资上的正比关系。
所以不用奇怪,那些高学历的人出来工作的薪水远远低于工作年限久没什么学历的人。
读书是投资的时代已经过去。
当代企业更看重人才的“实用”价值。学历水平可能只是代表你的软实力,在真枪实弹的职场中靠的还是货真价实的成绩说话。
所以对于现代来说,读书可能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学历作为自己的绝对武装力量可能在枪林弹雨的社会中起到作为很小,经不起几次摧残的。
所以不要把希望全部押宝在读书上,也不要抱有投资的心态去获取高学历。
5
在几次职场交流的活动中,有个刚找到实习工作的人说,最害怕被批评,总感觉呆不久。
我笑而不语,心想你是没见过有一些领导直接毫不留情的问你,你怎么还不辞职?
这可不是尴尬了,对新人来说简直毁灭性打击。
进入一家公司,可能一段时间就会离开,但是到离开的这段时间你应该是有所获取的,在职业发展上或者自身能力上应该是上升的,而企业在用你这段时间必然也是有所收获。
你对我,我对你都有用,这才是一种良性的相互利用。
任何一个环境里,即便是社交中,即便是一段情感关系中,没道理你整天在消费别人而自己四脚朝天的享受礼遇。
无论何种环境,在优秀的人眼中就是进阶的竞技场,在庸材眼中就是垃圾场。
无论职场菜鸟还是资深老鸟,都不要让人把自己当做没用的垃圾给清理掉。
【作者蜜思琳,爱读书、爱旅行也爱摄影;一只特立独行的质感女子,一种向往自由的不羁情怀。睿智不失内敛,兼具文雅谦和。以笔代口诉说世间百态,落笔成章阅尽大千繁华。微信公众号:蜜思琳的世界(MSLIM-DY)】
��h�P���{�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