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甲写了一本书教大家如何更好地学习知识,叫做《好好学习》。本书的副标题是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既然说到知识管理,那么什么是知识呢?你知道一个生僻字怎么读,你通过听课学习英语,这些算知识吗?《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认为,只有能够改变行动的才算是知识。那我们怎么样更好地掌握知识呢?
1
练就融会贯通的能力
究竟什么是融会贯通呢?从本质上看所谓融会贯通,无非就是在两个貌似原本不可能产生连接的节点之间产生了意外的联系,然后竟然发现那个联系足够重要,足够有用,甚至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
所以,融会贯通的前提就是:可产生联系的节点数量足够多。也就是说,你得知道得足够多,你涉及的领域得足够广。于是,在知识的海洋里,最佳策略是“漫游”。把学习新事物当做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想“我学这个有没有用”,毕竟,有些东西短期看起来没用,但是长期来说是有用的,而且一旦融会贯通的效果出现了,知识体系化就自动形成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呀。
除了增加节点数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练就融会贯通能力的方法:主动增加连接。
其实这一点很简单,要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就好了:这个概念,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2
每天都要反思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区分一点,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很不相同。总结是对结果好坏进行汇总,但是反思是要对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
每天都要反思,有的人可能觉得每天发生的事情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好反思的。但事实上,只要从小事突破,深入思考,即便是再平常的事件,我们都可以从其中获取经验和教训。
建议大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当然,我建议大家写日记,并不是提倡流水账式的记录,而是写日记可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顾和反思的好机会。在写日记的过程当中,不要只注重描述事件的经过和结果,而是记录感受、情绪和思考过程。
问问自己,在这一天当中,我做了哪些情?哪些事情没有做好的?要如何改进?我在做那件事情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什么样的情绪?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真的会觉得没什么好写的,更加没有什么好反思的,但是把这当做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又何尝不可。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敏感度,锻炼自己从细微事件中提取经验的能力。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哪怕是和别人做同样的事,你的收获和成长也会比他人多得多。
3
以教为学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要和别人讲一个你刚学到的知识时,你会发现,好像总是讲不太清楚。这其实是因为有些知识你以为你懂了、学会了,但实际上你没有懂。当我们要教别人时,我们就会监督自己去主动探索,把问题想得更透彻、更明白。
除此之外,教别人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别人提出的一些疑问、质疑和看法,这样的经历可以让自己看到本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和可能忽略的环节,从而让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全面。
有的人会说,我没有教别人的机会呀。但实际上,以教为学的机会是非常多的。直白一点来说,以教为学的本质就是想着法子去逼自己输出,我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写文章了。所以,为了让自己学得更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整理输出为一篇文章,分享给他人,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互联网的普及让获取学习资讯这件事变得越来越便捷了,但是,无论周围围绕着多少信息和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只要你能够掌握并运用几个简单的准则和方法,就不易被大量的信息所淹没,反而能够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不断促进个人成长。
练就融会贯通的能力,不断提升反思和总结能力,坚持以教为学,是我在成甲的《好好学习》中提炼出来的三条最本质、最朴素、也是我正在实践的学习方法。如果能把这三个方法琢磨透,并且不断实践,相信你一定会跳出“所学对生活毫无收获”的负面印象,取得胜过他人的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