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科学《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教学反思
本节科学课的重点实验部分,是“借助感温变色贴纸,观察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操作简单。但是在课堂活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秩序混乱、学生思考不充分、探究性较低等问题。经过课后与王博士还有同科组老师们的教研,我反思总结出以下经验。
一、课堂保留“好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机会
课堂上,能出现好问题思考的机会并不多。老师应该精炼自己的语言,剔除过于简单的、不必要的、不需要学生思考的低级问题,设计和保留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好问题”。
台湾清华大学刘炯朗教授:用别人没有想到的方法;看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想别人没有想到的道理。我悟了科学课堂正是创造这般机会的好时机。例如本节课中,课堂一开始的“怎样才能看到热在金属勺上是怎样传递?”这一问题,如果能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头脑风暴、建构探究计划,会更好。
二、精炼教师语言,提升“指令”的质量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教育心理学家李·舒尔曼:教学必须以教师对于学生应该学什么,以及应该如何教给学生作为起点。它经由一连串教师提供的明确指令与学习机会的活动来进行,而学习本身最终是学生自己的责任。
本节课,之所以会出现简单实验仍然秩序混乱这个现象,是因为我的指令不够明确。改进方向:
①在实验前,明确组内角色分工。
②不要一次性给学生过长时间做实验。将实验拆分成3分钟左右,分步进行。
三、加强小组活动的组织
小组活动是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关键。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按照“自己想-独立写(便利贴)-轮流说-一起议-随机挑”的流程模板,对学生和自己进行训练。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初期可以借助ppt,将流程展示在ppt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