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碰到过最年轻的一例心肌梗死的患者22岁,是位建筑民工。
这位年轻人平时常有胃不舒服,刚开始发病时,自己就按惯例吃了些胃药,没见好转,后来又去诊所打了些点滴,依然没有太大好转。拖了1天多,始终忍不住了,才来医院看,一检查竟然发现是急性心肌梗死。可惜,已经错过了开通血管的最佳治疗时间,只能择期手术了。
虽说现在心脑血管发病都年轻化了,但是碰到这样一个正值青春壮年的小伙子,觉得还是有些不可思议,总想探寻一下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比如血管炎之类的。
经过一番询问病史和检查,除了发现小伙子血脂比较高之外,没有发现其他有价值的关联线索。
像那些长期在外干活的人一样,小伙子长得精瘦精瘦的,一点也不胖,也没见着腹部隆起,腰围增粗。小伙子说也没有心血管病的家族史。
奇怪的是,小伙子平时生活条件也不会特别好,很少有大鱼大肉吃,又天天都干重体力活,怎么会有血脂高呢?
仔细问了他平时的饮食习惯,其实小伙子确实很少吃肉,每餐米饭吃得比较多,从小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碗饭必用用菜汁捞饭。
我记得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不想吃饭时,母亲就会说拿点红烧鱼的汤捞饭吃,这样好吃。
母亲以前偶尔也会这么干,吃炒青菜剩下的那点菜汁不倒掉,加点开水在里面,一起喝下去。这两年,她多是一个人在家吃饭,晚上懒得做饭,就常把中午的剩饭剩菜混在一起,加点水,煮煮就是一餐。
母亲最近老说胃不舒服,前一阵子去体检,血脂也偏高了。她总说没怎么吃肉,又不喝汤,连鱼都少吃,炒菜放油也不多,怎么血脂就高了。
血脂高无非总是那么几个原因:饮食过量或结构不合理;运动太少;自身的激素或代谢异常,比如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减低,增加高脂血症的风险。
我想母亲绝经20多年了,今年才发现血脂偏高,雌激素应该不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运动没有太大变化,饮食量无增反减,那么,这两年多饮食习惯的变化,应该就是主要问题了。
追寻来追寻去,我觉得最后结果可能还是要落在这菜汁上。
母亲做菜喜欢用爆炒或红烧的方式,这样就必然会用到油,即使自己觉得用油很少,但炒一份青菜,总不会少于1汤勺油吧。这些烧菜用的油,一部分是附着在菜上,随菜一起被吃下去了,另外一部分就存在汤汁中了。就着菜汁加点开水喝下去,这份菜里的油就几乎全部被充分摄入体内了,无形中增加了摄入油脂的量。而菜汁中除了油脂,其实也没有太多的营养成分,丢掉它真不是浪费。
吃菜汁捞饭的另一个隐患是易引起胃部不适。很多人都觉得菜汁捞饭或剩菜煮剩饭,就和粥差不多,应该更容易消化吸收,怎么会伤胃呢。
事实上,泡饭和粥并不一样,粥中的米粒多被煮碎了,其中的淀粉分子大部分被解体,即使不经过咀嚼吞下去,也很容易在胃里形成食糜,很快被分解消化掉,不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我们吃粥时,也没有人会细细地嚼,都是哧溜一声就喝下去了。
而捞饭就不同了,其中的米还是完整的饭粒,淀粉呈大分子团块状,加了菜汁或水后,往往就会像喝粥一样,很少细细咀嚼就被吞下肚了,难以形成细细的食糜,被消化吸收,从而增加了胃肠道的负担。
我不敢说,上面提到的那个小伙子,菜汁捞饭一定就是他高脂血症和心肌梗死的罪魁祸首,但至少可以作为部分原因吧。
可能这菜汁捞饭,与他的胃部不适也有关系。这胃部不适的旧疾,让他习以为常,延误就诊,错过了心梗的最佳治疗时间。
最后,这位小伙子虽然做了择期的心脏血管支架植入术,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很好。因为心梗后大面积心肌坏死,心功能很差。
再见他时,是术后一个月的回院复诊,刚走上来病房,他还呼呼地喘着气,比以前更瘦了,满面愁容。
我赶紧让他坐下,喘了许久,他才稍微平静了些。说他现在干不了体力活,走快一点都气喘。做手术已经花了很多钱,家里也没钱了,还要靠着老父亲辛苦打工赚钱养家。这心脏病的药太贵了,实在吃不起,能不能不吃或者开些便宜的药。
本应该是一个强壮而有活力的生命,剩下的日子却如同一盏气若游丝的枯灯,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随时会熄灭。我不确定,面临着疾病、生活和精神的多重压力,他还能坚持多久。
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这件事距现在差不多十年了,他依然是我见过的最年轻的一例心肌梗死患者。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觉得有些惋惜。
今天突然又想起他,只是因为看了另外一篇比较相似的文章,说有一个中年妇女患了心肌梗死,最后追查原因,是因为她平时吃油太多。做什么菜都喜欢过油,用青菜滚汤都要事先过下油,甚至用猪油,觉着这样才好吃。这样吃了二十几年,就出问题了。
有时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日积月累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像这个小伙子一样,长期用菜汁捞饭算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习惯。
炒菜喜欢放多油是很多人常有的习惯,说什么“油多不坏菜”
小病能忍则忍,实在忍不了再去医院看,也是很多人有的习惯。
其实,想要减肥、保健养生,也许并不需要用多么痛苦的方法,吃多么昂贵的保健品,注重平时的生活、饮食细节,改掉那些你自以为微不足道、危害不大的小习惯,长期坚持,收益会更大。
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