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说到底就是在认知自我、不断探索可能性的过程。
所以人这一生能走多远、达到什么样的高度,真正有决定性影响的正是:我们对自己到底是怎样的认知?
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拥有无限的可能性,然而能激发出来多少,就全在这个对自己的认知上。比方说,如果认定自己是一个能力超强、才华高绝的人,那么就会大概率的倾向于发挥出符合这样认定的一切天赋;与之相反,如果认定自己是个窝囊废或者是“Loser”,也会倾向于扼杀一切可能,最终自暴自弃。
认知自我,坚定的相信自己是个一事无成的平庸者、还是万众瞩目的风云人物,这会从根本上即刻影响你对自己能力的拓展。
很多人常常会不知变通、顽固执拗的认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却从不相信除了既定认知之外的可能性,也正是因为这样死命的认定,几乎扼杀掉了人生精彩多样的一切机会。
大脑的奇妙就在这里,不管怎样认定自己,哪怕是消极有害的,或是阴暗不利的,我们的人生必然会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很忠实的跟着那种认定走。
譬如说,你坚决相信自己学不好英文,或压根就不是学英文的料,甚至压根就不是学语言的料,可想而知根本就不会迈出学习的第一步,甚至连每天说的普通话都说不好。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脑袋不灵光,那这个念头就真的在不知不觉中控制了你的脑子,使他无法有效把每天接收的信息连贯起来。
自我认知是属于理念、思维的战略层面,这跟学习技巧不同,因为如果有名师老师指点,技巧层面上很容易看到效果,而且改变学习方式并不是件难事,而对于改变自己、改变已经根深蒂固的认知,本质是在重塑大脑,难度几何级上涨,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常听到别人这么说:“我就是这样啊,改不掉了”。
很多人就只有这样的思维,一点点的扼杀可能的机会,堵死了自己的成长路径,从而让自己永久的挣扎在人生泥潭之中。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改变某些行为,并不是件多困难的事情,很多人都可以做到改变生活习惯达到阶段性的减肥成功,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懒惰来完成资格考试前的突击,然而要改变自我认知就很难了,甚至还会从心底开始抵触。
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价值观被触犯是最无法容忍的痛苦,最本能的反应就是立马反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被传统影响太深、认为就应该相夫教子的女士,你要说女士要自立自强自爱,她会马上用什么“女孩子瞎折腾啥呀”、“做的好不如嫁得好”之类的理由反击;有些人会因为坚守对自我的认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看看那些甘当人肉炸弹的IS恐怖分子。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句式:
1、我不是学英文的料
2、我不是学财务的料
3、我不是当众演讲的料
4、我不是和人沟通的料
5、我不可能做到早睡早起
6、时间记录不适合我 等等................
有了这样的自我认知,就是套在大脑上的紧箍咒,连迈出尝试的第一步都不可能,不用说有大的改变了。
自我认知可以从已在尝试的改变入手,以行动反向塑造认知,不用起英文就不知道其实没那么难,不当众分享就不知道自己其实挺受欢迎,不和人沟通不知道交流的巨大乐趣,不记录时间就不知道人生其实可以很从容,只要能表里如一,最后就必定能够成功。
尝试拓展自我认知,“Never Define Me”,从不给自己贴标签,从不给自己设限,拥抱无数的可能,必然可以迅速而奇妙的改写人生。
很多人都喜欢不停的做规划,在新年的时候满怀虔诚的写下新年愿望,生日的时候双手合十希望自己变的更好,因为这些行为给了一种改变自我开辟变局的幻像,至少可以暂时的给足勇气去做、甚至是想那些平常压根就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而那些事,就是因为跟平日的自我认知不相符所致。
事实上,行动起来,没什么难的,自我认知的拓展是人生中最有趣、最奇妙、最自在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