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听说一位曾经的同事,最近精神状况不太好,患上了抑郁症。
她因为工作中的一些事和单位领导发生了口角,总是想不开,家人劝导、朋友开解,都没什么成效。老公为她办理了停薪留职,本以为脱离的造成她创伤的小环境,她的精神和情绪能有所缓解,没想到,她的状况并没有减轻,反而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她总是过分敏感多疑,原先在单位和领导发生冲突后,只要看到同事说话,她就怀疑同事们在议论这件事。离开单位后,她总是觉得家人和朋友在背后说她不正常。原来热情、开朗、善谈的她,渐渐变得封闭、冷漠,话也很少。
这让她和她的家人都非常痛苦。
(二)
一位朋友,也曾经得过焦虑症。上高中的时候,由于学业紧张,精神压力太大,她突然整个人就不对劲了,脑子完全乱了,觉得自己学了很多东西,可是什么也记不住。她越学不会越着急,越着急越学不会,特别焦虑。
医生告诉她的家长,这是学业原因导致的。
后来,她通过治疗,症状得到了缓解。现在,虽然有时候她还会因为个别事情想不开,但是她已经不受焦虑症的影响了。
(三)
一位同行,38岁时生第一胎,结果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高龄产妇、新手妈妈、两个孩子,而且是男孩,这压力可想而知。
她产后抑郁了。虽然老公和家人全力支持,从精神到物质,她还是不可避免地抑郁了。
晚上,看着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她根本睡不着觉。白天,看着两个孩子,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老公看她每天都是无精打采、郁郁寡欢。她觉得生活里没有了希望。
后来,两个孩子大一些了,6个月,孩子能坐起来了,13个月,孩子会走了,作为妈妈的她,没有那么累了,她的抑郁症也减轻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痊愈了。
(四)
在一次聚会上,我的一位同事演绎过这样一个笑话。
精神病医院一共三层,每一层选一名楼长。
在三楼,院长问,谁知道什么是XXX技术?噢,你知道,那你就是三楼楼长。(解说,这XXX技术,是一种新技术,只有少数“技术达人”才了解,他暗讽掌握这个技术的人“变态”。)
在二楼,院长问,谁知道XX设备哪儿生产的质高价低?好,你知道,那你是二楼楼长。(解说,这人以前是搞设备采购的,据说是因为没钱买好的设备,发愁愁疯的。)
到了一楼,院长问,谁知道XXX?噢,原来你们都知道,那你们都是一楼楼长。(解说,他指的XXX,是指要求每名员工背诵的禁令。)
哈哈哈,聚会的人大笑起来,原来大家都是精神病呀。
(五)
人人都有精神病。
得病的原因各不同。有的是因为工作中的原因,有的是学业的原因、有的是家庭或者个人的原因。
疾病的表现不同,有的抑郁,有的焦虑、有的自闭。
疾病的程度的各不相同。有的重,有的轻;有的显著,有的隐形。据说中国人重性精神障碍发病率达1%,精神病的发病率已达17.5%,这是指发病的,没发病的呢?
正如我的同事在笑话里所指,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社会,谁能毫无压力地工作,谁能自如轻松地生活?都不轻松,都不容易。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患有这样那样的心理疾病。
(六)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化解心理疾病,卸掉精神压力和心底包袱?
无他法,多读书、多读人、少瞎想。
(七)
多读书,读出你的智慧。
现行考试制度下的读书,读的是知识,获得的是文凭,可以说这种读书和智慧半点关系都没有。
我们讲的读书,目的是读出智慧,旨在用你读过的书化解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这种读书,要读内容,更读方法;要读体系,更读思维;不止于读,更要应用。
(八)
多读人,读懂人性。
多和他人交流沟通,别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里。别管是水平高于你的还是不如你的,都要读一读。
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读懂人性。人性有高尚的一面、人性也有卑劣的一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人性有自私的一面,也有无私的一面。
读别人,也读自己。如此,才能体谅别人,宽容自己。
(八)
如果你一直在用心读书读人,是没空瞎想的。
这里所说的少瞎想,是指用正确的方式思考。思考的方式不对,容易误入歧途。
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思考,然后知行合一,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显示出读和思的力量,转化读和思的力量,释放读和思的力量。
唯有如此,你才能锻炼出粗壮的神经,告别心理疾病,疗愈玻璃心。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