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对于2016年6月之后上线的App要求支持IPV6,否则不予上线,对于IPV6的适配问题,在此小结以下,希望对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简介
首先我们来系统了解一下IPV4和IPV6的不同点。
IPv4是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的缩写,表示IP协议的第四个版本。对应的
IPv6是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的缩写,表示IP协议的第六个版本
一个IPv6地址可以将一个IPv4地址内嵌进去,并且写成IPv6形式和平常习惯的IPv4形式的混合体。IPv6有两种内嵌IPv4的方式:IPv4映像地址和IPv4兼容地址。
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能提供的可用地址
IPv4采用了32bit的地址结构,这从理论上讲可以提供近43亿的主机数量,可是由于被占用的地址大量空置,另一方面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国家IP地址紧缺等问题,IPV4格式的IP已经几近枯竭。
IPv6采用了128bit的地址结构,这样庞大的数字,足够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可以分到一个IP地址了。
网络地址表示法不同
在IPv4中,有二进制和点分十进制两种格式表示方法,而实际上一般日常中运用的则是点分十进制。因为IPv6超长的128bit地址,不论是采用二进制,还是点分十进制,都无法有效简洁地表达,于是就引进了冒号十六进制来表示IPv6地址。
高效率的报头.
对比一下IPv4到IPv6关于报头做了哪些改动?
IPv4报头:长度20字节,但是有12个字段,比较复杂.
IPv6报头:长度40个字节,只有8个字段,能精简的都简化了。
个人理解,报头的字段越少,说明报文结构越简单,那么cpu在处理的时候更能更加合理的利用硬件资源,效率自然比复杂报头的处理效率要高很多。特别是当报文多的时候。
更高的安全性
在使用IPv6网络中用户可以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这极大的增强了网络安全
适配IPV6
检查不兼容IPv6的代码
搜一下工程里有没有下面的这些API,这些都是只针对IPv4做处理的,有的话就删了。
inet_addr()
inet_aton()
inet_lnaof()
inet_makeaddr()
inet_netof()
inet_network()
inet_ntoa()
inet_ntoa_r()
bindresvport()
getipv4sourcefilter()
setipv4sourcefilter()
如果用到了下面左边的这些IPv4的类型,那么它们相应的IPv6类型也需要做处理
使用AFNetWorking版本较低(2.0版本以下)的朋友需要手动适配几处:
.h文件修改的地方有一处
修改前
修改后:
.m文件中修改两处
第一处修改前:
.m中修改
第一处修改后:
第二处修改前:
第二处修改后:
本地搭建IPv6测试环境
我们可以自己搭一个IPv6的测试环境吧,你所需要的就是一台用非Wi-Fi的方式上网的Mac电脑。我们利用这个电脑就可以开一个热点(把网络共享出去)
特别注意Mac的这项搭建IPV6的功能是OS X 10.11新加的。所以系统没有升级的朋友赶快升级之后才可以使用哦
我们在“System Preferences”界面选中“Sharing”的同时,要按住“Option”键。
之后在“Sharing”界面中,我们会看到和之前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红框所标的地方,多了一个叫“Create NAT64 Network”的选框,选中它。
之后就是按照正常的创建热点的流程走完就行了。
现在我们用iPhone连接上这个刚创建好的热点就可以测试了。
PS 网络框架我最近开发时一直使用的AFNWorking,没想到我之前没有适配IPV6的app也可以在IPV6的网络下正常运行,原来AFNWorking2.0版本,已经对 IPV6做过适配了,神奇的地方在于,我大概在6月份的时候使用这个测试网络测试支付宝的时候,支付宝是无法运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