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红楼梦》的同学都知道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贾宝玉做了个梦到了太虚幻境,看到了正副十二钗的判词就是曹雪芹剧透整部《红楼梦》的全部剧情,又或者是对所有人命运的“注定”。而西游记无疑是按照取经主线,间杂打怪做任务,最后一次性升级的故事。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如来两次降服大圣,第一次就是大圣没能逃出如来的五指山。这是整个故事的业,有了这个业才有所谓的保唐僧取经修成的“正果”。而第二次就是真假美猴王中,悟空打死“六耳猕猴”,那为什么说这是如来降服悟空呢?
当你老了莫文蔚 -当你老了
真假美猴王在整个取经的故事里面刚好在行到一半的路途中,正所谓半途而废,很多事情往往就是在做到一半的时候就放弃了。取经大业到了这里也即将毁于半途,八戒一有事情就要分行李回高老庄,而沙僧又只是随大流。最主要的是悟空在经历过三打白骨精被赶回花果山之后,又逢打死几个强盗再次被唐长老念紧箍咒逼迫而离开。眼见取经大业就要毁于一旦,急切需要一次重生抑或是“顿悟”痛改前非,这不光是说大圣,也是说唐三藏。
其实和爱情是一样的,三藏和悟空的相见缘于500年前,两人相见之后都有种相见恨晚的情愫,悟空伏虎,三藏为他做虎皮裙,真真的真爱。但热恋总是会过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差异首先出现在三打白骨精,恋人之间也往往是因为这样的事情而闹别扭。事后冷静下来大家又多多少少有些懊悔,这是爱胜过了恨。悟空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临行前还叮铃又叮铃,“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听说三藏遇妖之后就立马脱了妖衣,穿上虎皮直裰前去救三藏。而三藏由老虎变回人身之后认出悟空时,一把搀住道:“悟空!你从哪里来也?”“贤徒,亏了你也!这一去,早诣西方,你的功劳第一”。
后来悟空打杀强盗之后,恨就胜过了爱。悟空给三藏水喝,三藏道:“我不吃你水!立地渴死,我当任命!不要你了,你去罢。”行者道:“无我你去不得西天”三藏道:“去的去不得,不干你事!泼猢狲,只管来缠我作甚!”已是厌烦到极致,而悟空也不愿意再将就。“你这狠心的泼秃!”爱的时候,执手相看泪眼;恨起来,一个泼猢狲,一个泼秃。对于常人来说,便是老死不相往来,爱已成往事。
但三藏和悟空都是主演,最后还是要在虐恋之后终究要圆满。那怎么办呢?此时吴承恩这个编剧只能想这一切都是误会该多好,可是这一切都不是误会,没有误会那就创造误会然后来化解误会,有点移花接木的感觉。
这时吴承恩创造了一个六耳猕猴来代替悟空去做悟空想做却又不能去做的事情,来成全三藏去尽情宣泄自己的恨。这个六耳猕猴就是悟空的潜意识,轮铁棒,打伤三藏,抢走行李包袱。没有你唐三藏我悟空一样可以活得很好,一样可以去取西经。如果说大闹天宫时,如来降服的是悟空的身体,而这一次如来将要降服悟空的心——潜意识。这就是为什么三藏也好,观音也罢,以及玉皇大帝和阎罗,虽然地藏王菩萨谛听识破了真相,但真身也好潜意识也罢都是悟空本人,惹不起只能躲。再说是如来降服的悟空真身,这次也必须是如来降服悟空的心,毕竟取经是为如来而取。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六耳猕猴必须死,还必须是悟空亲手打死。爱与恨只有自己内心深处觉悟,才能够携手一生“一路西行”。而情节上也解开设定的误会,与三藏冰释前嫌。
从此以后,师徒再也不生嫌隙,相亲相爱,取得真经。只可惜现实生活中的恋人,往往难识本心,最终冰释前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