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姑娘的两个同学来我家了,一个是唐山的,一个是邢台的,都是省内的。
这是她们学生生涯的最后一个暑假,过了暑假,她们都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小学老师。
今天上午我去超市买了点活虾。孩子都特别懂事,争着抢着帮我干活。心怡拿起牙签,准备和我一起挑虾线。我一般的做法是:把虾头向内一掰,然后拿牙签挑出虾线,顺带把头部的东西也带出来。活虾我一般都用这种方法,不足之处是弄得不是很彻底,尤其虾体后端,虾线一断,这部分就保留在身体里了,有时我就用剪刀把后端剪开,在清理干净。真是繁琐。心怡告诉我,她都是从虾的第三节挑虾线。我问她:那头部还处理吗?它告诉我,不弄,因为头部肯定不吃。她的这种做法,虾线容易弄干净,但是头部不处理,我还是不能接受。我让她们去玩了,我自己来处理。我还是照我原来的方法弄,虾体后端虾线处理的还不是很彻底,拿剪子,放剪子,拿牙签,挑虾线,真是麻烦人。后来,我受心怡的启发,前半部分用我的办法,身体后端用心怡的方法,这样头部也能清理,虾线也能清理彻底。只需要牙签一种工具就能解决问题。我后来这种方法就是我俩方法的融合。不同的部分用不同的方法。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但都各有侧重,两种方法的融合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想到《大概念教学》中的一个概念:迁移。把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我认为,今天我最终用的挑虾线的方法就是一种迁移。把心怡挑虾线的方法迁移到我的方法上,用以解决挑虾线的问题。方法的融合就是迁移的过程。我这也算深度学习吧。但我的任务与原任务很相似,这是低通路迁移。它的迁移是具体—具体,指具体到具体的迁移,依靠的是旧任务与新任务之间的相似性。两种任务越相近,这种迁移就越容易弯成。
刷题就是低通路迁移,它通过让学生在做题时回想曾经做过的题目,找到相似的额解题思路,从而成功解答。背作文模板也是类似的情况,学生通过回忆背过的范文,找到其中与新题目有关的内容,从而完成作文的写作。
挑虾线的学习方法怎么用到高通路迁移中呢?
看来挑虾线也有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