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上看到别人发布关于阅读书的各种方法,一些笔记达人做的笔记,对读书要有方法认识更深刻了,于是将《如何阅读一本书》拿来读。
花了2个小时,从头到尾翻阅完这本书。整本书将阅读分成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层次,它们是渐进的而非孤立存在的。
以下此书中阐述的思想和方法,我将其分成三个大的部分,个人感觉这本书应该用来作为阅读书的工具指导性书籍来用。
一、阅读的活力与艺术,阅读的目标
1. 主动阅读
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更主动一些,他在阅读世界里面的探索能力更强,收获更多,更高明。
如果这本书从头到尾你都明白,你跟作者之间两个头脑是同一个模子铸造出来的。
真正地在阅读,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这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提升,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这种阅读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战。
凭着你自己的心智活动努力阅读,从只有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体会,就像是自我的破茧而出。
2. 关于阅读的目标
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
读物有两种,一种读物是增加我们的资讯,但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一种是阅读我们不怎么了解的东西,这样能增进阅读者的理解力。
如何增进理解的程度:
1)一开始时不相等的理解程度;
2)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
3. 阅读就是学习
指导型的学习,以及自我发现型的学习之间差异。
二、阅读的层次
1. 基础阅读
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
2. 检视阅读
系统化略读,“这是哪一类的书”。
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
1)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 做笔记,书上做笔记,画书的框架结构图,理解书的逻辑结构,串联思想。
3. 分析阅读
一个初学滑雪的人必须先考虑到身体的动作,之后他才能放下这些注意力,做出自然的动作。
分析阅读擅长于寻求理解。分析阅读时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
分析阅读的规则
1)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 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做分类。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2) 用最尖端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正义的架构。
(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2)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找出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6)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7)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找出作者的解答。
3)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间,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10)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11)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做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4. 主题阅读,最复杂最系统化的阅读。
主题阅读分准备和主题阅读本身两个阶段:
1)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1)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2)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力和粗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理想上,要一直要吃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三.阅读与心智成长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
当我们的身体达到巅峰后越来越恶化的时候,我们的头脑却能无限地成长与发展下去。
心智就像肌肉一样,如果补偿运用就会萎缩。
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写在最后
严歌苓说:“读书这项精神功课,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使人从世俗的渴望(金钱、物质、外在的美丽等等)中解脱出来。”
央视主持人董卿也说过:“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读书可以给人力量,更能给人快乐。
读书要有方法。
读完此书,往后的日子,我将以此书为工具书,查看此篇文章,践行书中的指导方法,做一个更好的阅读者。
从现在起,更好的阅读,享受知识的盛宴,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