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两岁以前,楚妞是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可人儿,乖巧可爱,慷慨大方,玩具、食物都乐意分享;两岁以后,突然开始变得“小气”,不准其他小朋友动她的玩具,不愿意和别人分享食物。起初,楚妈表示理解,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和“物权意识”,耐心地等她度过这个阶段即可。但是,随着楚妞一天天长大,依然不爱分享,小伙伴到家里玩,只要碰到她的玩具和书她就立刻发脾气,楚妈心里开始警铃大作,也开始琢磨怎样做才会让她乐意分享、享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前两天,因父母去外地办事,楚妞的小伙伴阿龙到家里住了两个晚上,阿龙对楚妞的玩具和书都特别感兴趣,楚妈便趁机让楚妞体验到了“适度分享”的快乐,合理地解决了她和阿龙之间关于玩具、食物的问题。
情景再现
第 一 天
当楚妞知道可以和阿龙一起回家时,特别兴奋,说话声音的分贝都高了许多。一路上,两个小伙伴叽叽喳喳说个没完,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开开心心地回到了家。
进家门以后,阿龙一眼就“瞄上”了放在沙发上的小猪佩奇玩具,很是喜欢,径自走过去拿起佩奇玩偶开始玩。
楚妞刚才还沉浸在兴奋中,但是看到阿龙拿了佩奇后立刻开始生气,冲上前去一把夺走,说:“你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玩我的玩具。”
阿龙被吓了一跳,赶紧小心翼翼地问:“你同意我玩这个玩具吗?”
楚妞手里拿着佩奇的塑料玩偶,坚定地回答:“不同意。”
楚妈在旁边看到了这一幕,对楚妞说:“阿龙是小客人,你是小主人,你要大方一点。”
楚妞才不理会这一套呢,一脸生气地站着,默不作声。
阿龙很无奈,自我安慰地说:“那我就玩其他的玩具吧!”说完,他就拿起一本放在地垫上的绘本看了起来。
第 二 天
有了昨天的教训,今天楚妈在接两个小伙伴回家的路上,和他们各做了一个约定。
和阿龙的约定内容是“如果想玩楚妞的玩具,一定要提前问问楚妞同不同意,只有楚妞同意了才可以玩。”阿龙表示愿意遵守约定。
和楚妞的约定内容是“如果有些玩具不想给阿龙玩,可以回家后找个箱子收起来,没有收起来的就是愿意分享的玩具,不可以‘小气’地不给阿龙玩。”楚楚表示不置可否。
回家后,楚妞并没有开始收拾玩具。(楚妈在路上就料到了她会这么做,但是并不点破,让楚妞自己去体验后果)
两个小伙伴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开始在客厅里你追我赶地玩了起来。
玩了一会儿,阿龙跑进了卧室,出来的时候手里抱着一个毛绒玩具,楚妞一看,生气地大喊:“妈妈,阿龙抱我的云宝。”(云宝是《小马宝莉》中的角色,也是楚妞最喜欢的,每天晚上抱着睡觉。)
喊完以后,估计是为求得心理平衡,她到餐桌上抱起一盒饼干,凶巴巴地说:“不给阿龙吃。”说完,抱着饼干就去房间里了。
楚爸看到她生气了,赶紧跟着进了房间,试图安慰安慰她。
楚妈也跟着进去,走到楚妞跟前,蹲下来看着她,说:“你现在很生气,因为阿龙没经过同意就抱了你的云宝,所以你决定饼干不给他吃,对吗?”
楚妞气鼓鼓的,点点头。
楚妈说:“妈妈给你两个建议,你愿意听吗?”
楚妞又点点头。
楚妈接着说:“第一,饼干可以不给阿龙吃,但你刚吃过饭,只能吃一包饼干,其余不吃的饼干妈妈帮你放到架子上;第二,吃完饼干,我们一起找个纸箱把你不愿意分享的玩具收起来,收到另一个房间里面,好不好?但是,妈妈也要和你讲好,没有收起来的就是愿意分享的玩具,就不可以‘小气’地不给阿龙玩。”
楚妞同意了,打开一包饼干开始吃。
楚妈说:“你可能得在这个房间把这包饼干吃完了再出去。”
楚妞问:“为什么?”
楚妈回答:“因为阿龙没有啊,他看到你吃饼干会嘴馋的。”
吃着饼干,楚妞的情绪好了很多,没那么生气了,想了一下,就说:“那我们还是给他一包吧!”
楚妈听了,特别开心地抱了抱楚妞,说:“你愿意和阿龙分享你的饼干,真是很大方的行为,你自己要为自己感到骄傲。”
楚妞偷偷地笑了。
吃完饼干后,楚妞找了个纸箱开始收拾玩具,把她很珍爱的小猪佩奇、小马宝莉的系列玩具都收了起来,送到了另一个房间的柜子上。
收完后,在楚爸的带领下,她也遵守了约定,和阿龙在客厅里开心地玩起了卡拉OK麦克风玩具,边唱边跳,两个小伙伴的脸上乐开了花。
楚妈说
(1)孩子也有自己珍爱的玩具,不要强迫他和别人分享。强迫分享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厌恶分享行为,所以,楚妈提倡“适度分享”,允许孩子提前收起他最珍爱的玩具,给孩子一点保留的空间。对于孩子来说,玩具的分量如同限量款LV包包和保时捷跑车对于成人的分量,试想一下,假设别人要用你的限量款LV包包、开你的保时捷跑车,你会心甘情愿分享出去吗?所以,我们要理解孩子的心情,尊重孩子的选择。当然,也要提前讲好,没有收起来的就是可以分享的玩具,就不可以“小气”地不给其他小朋友玩。
(2)当孩子做出分享的行为时,一定要给予恰当的鼓励。德雷克斯曾说过很多次:“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一旦孩子有了分享行为,就要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让孩子体验和小伙伴“分享”带来的快乐。你可以说“做得好”,而不是“好孩子”,因为第一句指向了分享的行为,而第二句则指向了做事的人;你可以说“你要为自己感到骄傲”,而不是“我为你感到骄傲”,因为第一句承认了孩子的成就,鼓励孩子为自己而改变,而第二句则是评价,导致孩子寻求他人认可,为别人而改变。理解“鼓励”与“表扬”的区别,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鼓励。
(3)在睡前的特殊时光中和孩子分享情感体验。“分享”并不单纯地只是食物、玩具和书籍等具体物品,也可以包括孩子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睡前的特殊时光是很好的分享时间。和孩子一起躺到被窝后,让孩子说说白天发生的最开心和最伤心的事情,之后你可以说说自己最开心和最伤心的事情。当你分享了自己的一些事情时,孩子就会尤其感到价值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