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时间 乐在陶情
林伟光
当世收藏大热,所收藏的种类很广泛,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可是,朋友你懂得收藏的真正意义吗?恐怕不好说。如果只是着眼于功利的目的,你就错了,总会患得患失,如何能快乐?
真正意义的收藏,不在于如何牟利,斤斤计较于其中的增值与否,那种势利的买卖的行为,是要不得,也最有害的。我们收藏,首先是喜欢,因此而快乐,并从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结交了不少有共同爱好的朋友。这是多么惬意啊!人生因此多了温暖和动人的色彩。
一切都看是否喜欢,收藏的东西,没有什么值得不值得的。我见识的藏友中,真是五花八门,匪夷所思。比如你见过收藏时间的吗?时间其实是看不见的东西;可是,我们可以亲切感受到,如当年的孔子,面对不停东去的流水,就深感时间之迅逝,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或者为了警醒自己,古人发明了计时器,从简单到繁复,从单一的计时到做成精美的艺术品。
收藏时间吗,你说对了,呵呵,就是收藏钟表的人。我的朋友林树雄先生,就是一位收藏时间者,他收藏的形形式式的古董时钟不少。那天,在他家里,我就见识了他收藏的规模,几乎是大开眼界。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多形状各异、大大小小的时钟。它们都是精美的艺术品,那些匠心独运的巧思,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这些钟,大多可谓是少见到的古董钟,有一两百年历史了。有西洋各国的古董钟,也有我国清末民国时期仿制的时钟。岁月在这些钟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于是,时间踏着时间,这就是历史感动人的魅力。出乎意外的,它们都不是摆设的古董,而是仍然在工作着的时钟。在滴答的时针运行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今夕间的变幻,也感受着人世的沧桑岁月。
林树雄告诉我,他是侨眷,父亲是归侨,当年从印尼回国时,就带回来一座德国造的时钟。是时钟浑厚的钟声陪伴着他的童年,成了他挥之不去的快乐的记忆。这份感情,也使他走上收藏古董时钟之路。而随着收藏眼界的渐渐开阔,他对时钟的了解渐深,知识渐丰富,获得的快乐也越多了。
他也因此收获了友情,他家里经常聚集着不少朋友。这是一场小型而水平颇高的时钟鉴赏会。他和藏友们分享着收藏的故事,收藏的心情和收藏的知识。在滴答的时间声里,他们度过了许多难忘和快乐的时光。真羡慕着这一群收藏时间的朋友们啊。
收藏必须有故事,这才有意思和快乐。这不,林树雄就分享着他的故事。最近,他逛古玩市场,就淘到了一个老式钟。说时,他拿出来让大家鉴赏。这是外形平常的钟,大家看不出有什么妙处。然而,吊足大家胃口的林树雄,却因此而眉飞色舞,他展现了其间的乾坤。他说,这是一座德国小台钟,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报时被巧妙地设计为音乐盒,因此走时与音乐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于是,当时针移动时,我们就听到了一首江南的民间小曲“茉莉花”美妙的旋律,真是让人意外的奇妙。但德国造的小台钟,为何奏着我国的民间小曲?林树雄解释说,他查看了不少资料,才知道究竟。原来,这座小台钟,正是百年前,德国工匠把精美技术跟我国民间音乐巧妙结合的杰作,目的是能够行销我国,并受到国人的喜欢,是一种商业上的需要。不过,却因此成就了一段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林树雄笑着说,收藏的快乐,有时就是诱惑你去探个究竟,让你豁然开朗。
他说,买到这座德国小台钟,检漏的意外快乐是其一,其二才是最重要的,即知识方面的收获。他说,他还曾淘到一座青花瓷的座钟。青花瓷的技术是中国的,而钟表的技术却是西洋的,它们的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通过一座钟,两种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并成了中西合璧的精美艺术品。我们欣赏着这座青花瓷的座钟,真是赏心悦目。它高34厘米,宽24厘米,厚度是13厘米,摆在桌上像一座守林人住的尖顶小屋。青花瓷钟面画的是东方特色的古人春耕图:太阳出来了,春光景明,大好季节,农夫赶着牛正在劳作;那边有依依垂柳,小河哗哗流着,一派农家乐的动人景象。而钟的顶上是威武狮头,两侧却是龙和凤,底座则是狮足。此钟既有民间艺术的情趣,同时又雍容典雅。整座钟显得大气、沉稳、庄重。
这天,又是藏友们聚在一起的日子。这里琳琅满目的时钟,仿佛是一座时间的博物馆。“这个是可走四百天的德国钟,又称年钟。这两个是将近百年的日本琉璃钟。这个是德国瓷面台钟,鸦片战争后进入我国。这是法国造的钟。看,这多漂亮,它是西欧的鎏金座钟……”在林树雄和藏友如数家珍的讲述中,我感受到他们收藏的快乐,也增加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
收藏时间,是为了惜时,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是为了陶冶情操,快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