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缪莹
1
前些天,店里来了两位顾客: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一个不大的小男孩儿,一家人看起来其乐融融的样子。同事给他们介绍产品的过程中,我和另一位同事一直帮忙照看着孩子。
起初,可能是对新环境的好奇,那个小男孩儿一直站在展厅前面,圆溜溜的大眼睛左看看右看看,就是不肯安静的坐下来。
后来,我递给他一块饼干,他接过后看着我说:谢谢阿姨。我笑着回了一句,你好乖哦,便和他聊了起来。
聊几句后我发现,那男孩对于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以及他的年龄记得都非常清楚,而且回答超迅速超爽快,不像别的孩子那样,畏畏缩缩的。我脑海中顿时浮现出有关他的三点:一,这孩子不认生;二,这孩子很聪明;三,这孩子很懂礼貌。
后来,我又递给他一些饼干和糖,他连续吃了好几块,看他吃没了我就继续拿给他。大概这对于我这种没有带娃经验的单身人士来说,是既省心又能让他不乱跑的办法了吧。
2
可是省心归省心,回过头再看看满桌子的糖纸,我就开始犯愁了:万一这期间要是进来其他的客户得显得展厅有多乱啊!这会严重影响门店的形象啊!
我坐在椅子上看着他,发现那小男孩正用肉嘟嘟的小手把糖纸一个一个抓到另一只手里,黏黏的糖沾的他满手都是。
我静静地观察他,心里不断猜测他要玩什么把戏。
没想到,随后小男孩竟然举起手里的糖纸,抬头对我说了一句:阿姨,糖纸,放垃圾桶!然后用很期待的眼神看向我。
说不清我到底愣了有几秒钟,不过我必须承认,当时我对这个孩子的好感真的是直线上升。
千猜万猜,这个结果是我怎么也没有料到的。
实话讲,平时我们店里也没少来过小孩儿,多大年龄的都有,但从没有任何一个孩子能像他一样,吃完东西自己就知道把袋子放进垃圾桶的。况且,他才刚刚两岁啊!
这是得多么干净的父母才能教出这么讲卫生的孩子啊!
后来,大概是在一个地方玩够了,他又跑到儿童房,小男孩眼巴巴地盯着上层的玩具,好像是要爬上去。
我正犹豫着是要把他抱上去呢还是给他拿下来呢?还未等我下决定,只见他一个转身便自己坐在了床沿上,两只小手灵巧的把鞋脱了,整齐地摆在了床边,然后爬了上去,回头冲我笑笑,又安静地坐下来玩了。
那一刻,我又一次震惊了:仅仅两岁的孩子,自理能力竟然这么强,而且还有这么好的生活习惯,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我想,像他这样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站着一对冰雪聪明的父母吧!
3
平日里,我总喜欢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儿。
渐渐的我发现,凡是那些有素质的孩子一定都有对有素质的父母,而有问题的孩子,一定也来源于有问题的父母。
比如,上个月坐车回家,从承德先到建昌,需要五个小时的车程。可能是夏天天气太热,车子启动还没多久,乘客们就都昏昏欲睡了。
到杨树岭车站时,车里上来一个抱小孩的妇女,孩子从上车开始就一直哭哭啼啼的,声音非常刺耳。过了半响,孩子又从哭闹模式转为了自嗨模式,唧唧喳喳也不知在说着什么,各种疯闹,吵得车里的人都再无睡意。
有些人烦的不行,回头直盯着他们看,那位妈妈完全没有要制止的意思,任凭那孩子高声叫嚷。
整个车里弥漫着愤怒与无奈的气息……
终于,一位打扮时尚的美女再也忍不住了,开口跟那位妈妈理论,说让小孩子停下,实在是太吵了,弄的全车人都睡不着了!
那位妈妈只是笑笑,很轻描淡写的回了句:我管不了啊,孩子就喜欢这样闹,我们都习惯了!大家多担待着点儿!
车里马上有人议论:
习惯了就不管了?
是压根就不想管吧?
这车里这么多人呢,难道不知道大家都需要休息吗?
说真的,有时候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些父母,喜欢用孩子所谓的习惯来掩饰自己的过错。爱孩子的确是父母的天性,但是孩子那些不好的、讨人嫌的习惯,难道也该如此纵容吗?
4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错,不过有些读书少的人,由于文化的落差,他们根本就不会教育孩子,所以那些”野蛮儿童“多半出自父母学历比较低的家庭。
我并不这么认为。
我父亲就是没上过大学的人,但是在他身上,我却学到了太多别人身上所不具备的东西。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大棚种了些黄瓜,那时候村里都不太富裕,去集市卖黄瓜时也都是大家轮班开车。一来省了油钱,二来大家都在一起,也好批发。
但是村里其他人家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借口不开车,所以这种费力又费油的事就好像是我家承包了似的,一年下来,也是不小的一笔油钱呢。
有次我问我父亲,他们怎么总是不去呀?一直咱家开车,不是会很吃亏吗?
父亲说,多花点油钱也不会导致咱家变穷呀,与人相处,不要那么斤斤计较,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记住,吃亏才是福!
这句虽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道理,但是对当时的我来说,还是很难以理解:吃亏了就是多比别人付出了,怎么能是福呢?
但是后来随着慢慢长大,我便逐渐理解了它的深层含义:吃亏其实并不说明你无能或者无奈,有时吃亏只是一种大度的需要。也许吃亏会让你暂时失去一些东西,但在失去的同时,你很有可能会得到另外一些更好的东西。
那天以后,父亲的这一番话,就一直伴随着我成长,它让我变得与世无争,变得不那么世俗,也让我坚信:千金难买一教养。
其实,即便是我们成年人,一切言行也不外是模仿的结果,儿童就如一张白纸,不用说更是模仿模仿再模仿,他们相信自己的眼睛要远远超过相信自己的耳朵。
5
一直很喜欢这样一个小故事。
小男孩一家四口外出旅游。突遇大雨,他们却只有一把伞。于是爸爸拿出伞,微笑着撑在了妈妈的头上,妈妈又接过伞,微笑着撑在了哥哥头上,哥哥随即转过头,将伞撑在了小男孩头上。
男孩觉得奇怪,便问爸爸。爸爸说,妈妈比爸爸弱,所以爸爸要给妈妈打伞,哥哥比妈妈弱,所以妈妈要将伞给哥哥,我们要保护比我们弱的人。
小男孩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然后,他蹲下来,将伞撑在了路边的小草头上。
这个故事不长,却道出了很深刻的道理:孩子一出生,他在心灵这块土地上是荒芜的,父母是这块土地的第一个播种者,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家庭教育,说白了,其实就一个复制粘贴的过程。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必定站着一位优秀的家长,而一个“熊孩子”背后必定也站着一位“熊家长” 。
所以,如果觉得你的孩子不太尽如人意,你要做的,并不是狠狠责备他,而是首先问问你自己,是不是个合格的父母。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