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解诗词100/044
责子
(晋)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这首诗写得很是日常有趣,题目虽然看起来是对儿子的批评,但实际上表达的一种老父亲对孩子的慈爱,按照最近这段时间非常流行的词来形容,就是老“凡尔赛”了,用看似嫌弃或抱怨的语气说着实则喜欢或炫耀的话语。
这首诗大概的意思是:我两鬓上已经长了白头发,肌肤也不再紧实了,虽然有五个儿子,只是个个都不喜欢纸笔文章之类的事。老大阿舒已经16岁了,懒惰可称天下第一;老二阿宣马上要到15岁的“志学”年纪了,却不爱作文之术;阿雍阿端已经13岁了,却连6和7都不认识,小儿子阿通马上九岁了,就知道找梨啊粟啊这些吃的。唉,摊上这么些不肖子也是天命,我能说啥,还是喝酒吧。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非常幽默诙谐,把孩子们的小缺点都夸张放大了,就像今天很多家长嘴上说着我家孩子天天不学习就知道瞎玩儿一样,其实心底依然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并不会觉得他(她)真的一无是处。
另外,这首诗在写法上首先说自己的现状,中间分写各子的特点,最后再写自己的感慨,这种行文方式和表述逻辑在今天的朋友圈里也是常常可以看到的,尤其是晒孩子的那些状态里,可见不是大家不会写作,而是很多写作的套路早已内化到自己的思维中了,一说话一做事那些相应的逻辑套路就自己跑出来了,所以,我们可能不记得以前看过什么书学过什么诗,就像并不会记得以前吃过什么饭菜一样,但是那些看过的书学过的知识也和吃过的饭菜一样融进了我们的骨血,长成了我们的骨头血肉和大脑思维。
万物皆可作文,就看你是否有心,是否用心观察生活了。
你学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