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阅读总结

这一期的前半段读的是《古诗十九首》,质朴、醇厚的古诗让我特别着迷,于是计划顺着东汉末年的古诗一直读到华丽的唐诗,一路探究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之路。顺着时间线读诗,古诗十九首之后便是建安诗人。为了能充分了解三曹的诗人,即曹操、曹丕、曹植,我打算先了解时代人物和背景,于是选择了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

昨天恰好读完了全书。吕先生这本书算是历史的通俗读物,即用通俗浅近的语言来讲三国,即可纠正人们历史观念和知识谬误,也能引起大家的阅读兴趣。这本书给了我几点启示:

1. 读史可以是一件有趣的事:

以前总觉得学历史很乏味,是因为没有弄懂历史的有趣之处。总觉得读历史小说,演义更有趣,其实,读历史可能了解历史真相,一点不比读演义小说乏味。因为历史上有许多问题,都是普通问题,人人能够了解。探寻历史真相,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情。

2. 读史的意义:过去的历史,今人读的意义在哪里?

衡量一个人懂不懂历史,不能以知道、记得史事的多少为标准,但是光以记得多少来衡量,实也不能算是懂得历史。最关键的是懂得过去的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和实际的用处。

3. 多数人所认可的不一定是正确:

三国历史需要纠正的历史谬误实在太多了。我重新认识了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懿、魏延、钟会、姜维等人。


阅读感悟——论写笔记的重要性:

头天晚上读完书,第二天写笔记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写不出来,要读第二篇后才能写出大概来。不写笔记,就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以前读的很多书,大概就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以为自己读懂了,然后并没有。

朱光潜先生读书都要靠笔记来验证自己是否读懂了,何况我等资质不高的人。

坚持阅读,坚持写笔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其实现在这样很好 知道有一个可找不用担心他是否会离去的人 一瞬间的 敢吃敢睡敢荒废 给一个满足的微笑
    DorisMT阅读 1,040评论 0 0
  • 伍尔夫眼中的简·奥斯汀是智慧,更确切的说是机智的化身。在她眼里,奥斯汀的作品深刻、机智,完全符合她的文学审美...
    Goddess_Vita阅读 4,929评论 0 0
  • 人生如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最美的风景,莫过于回家的路。自南下广东工作以来,最期待、最喜悦的仍是每年那么一两次回...
    圆公子阅读 2,36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