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妈妈,对儿女的爱,就如泛滥的潮水,奔流汹涌,缺少节制。
儿女最亲近的人,肯定是妈妈。自娘胎里来,有些血肉之连,十月怀胎更是情感的夯实基础。
妈妈对孩子的爱,无私厚重,不但给不完,还总觉得给的少。可“过犹不及”的道理,也适合这里。
儿子9岁,进入第一个叛逆期。现在学会了顶嘴,尤其最爱和妈妈顶嘴,你一句,我一句,只到妈妈发火,挨揍完事儿。
为什么会如此?母子从小感情就是最好的啊。曾几何时,乖巧,听话的儿子,变成了怼人虫儿?现在变得故意视妈妈的爱,而不见?李玫瑾老师说的好,所有青少年的问题,都是在更小的时候,因为教育错位才导致的。
我一直觉得,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妈妈早期教育,一定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爱的泛滥”。毫无节制的爱,最终导致了没有节制的孩子。
母亲总觉得自己欠孩子的,没有好好陪过孩子,没有给她好的条件,没有给她好的教育,没有给她,别的孩子拥有的东西。这份亏欠感,愈发让她对孩子,更加包容,甚至纵容。
给的爱过多,孩子抵抗压力,挫折的机会越少。再遇到不顺心,首先反抗的就是语言,对象就是他最亲的人,好多时候就是母亲。爱,真的需要有节制。适当的爱,会让孩子如沐春雨,清新甘甜。太多的爱。反而让孩子不再懂得珍惜。
不要让孩子在蜜罐里长大,温室里成长青苗,真的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茁壮。适当的风吹日晒,适当的天寒地冻,可以健壮他们的筋骨,可以锤炼他们的精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妈妈的爱,不要一下子全部扔出来,会砸坏你的孩子。把你的爱,遗留一半下来,储藏,再他们需要时,再拿出,那时的他们,才会更加体味,爱的滋味。
爱更应该如春夜的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細无声。”在潜移默化中,改善孩子,改善心情,让他拥有快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