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告一段落,孙俪扮演的大女主周莹霸屏,这段戏说展示了一位女子的传奇一生,也是一段成功的商路历程。
剧集跌宕起伏,精彩纷呈,毫无疑问,我们都感叹于周莹的人格魅力,但今天来聊聊剧中的几个细节。
比如细节一,周莹一力支撑起的机器织布局在开业当天就遭到了“灭顶之灾”,一群靠土布吃饭的乡邻,冲进织布局,一顿棍棒,打砸洋样布织机,转眼的功夫,二十万的投资几乎付之东流。
尽管如此,周莹仍然没有打消和放弃重建织布局的想法,这件事反而促使她想到了一个更现代的经营理念——让吴家全家持股家族产业,不论是掌柜,丫头老妈子还是打杂伙计,统统都可以参与进来,分享家族产业的收益,此举也大大激发了这些曾经只是吴家“外人”的积极性,最终织布局重建成功,并且周莹还以德报怨,不仅没有报复那些打砸者,还让他们有了更多的赚钱机会——到织布局参与机器织布。
我们作为旁观者,也看到了周莹当时的想法和做法,其实非常的高瞻远瞩
第一,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洋布替换土布,机器织布替代手工织布是大势所趋,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
第二,动员了全家族的力量,人人参与家族企业的建设,并且不单单只是作为简单的雇佣关系,而是一种先进的合作合伙模式。
反观吴家四叔,和沈家老爷沈四海,就显得因循守旧,拘泥不通了
首先,四叔听闻这一消息后,第一反应认为是胡闹,并且还要去东院大嫂家游说,愚人自愚尚不自知,却要让更多人接受自己的想法;这就很可怕了。
其次,沈四海发现吴家上到掌柜下到伙计都和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干活,甚至抢了原本属于自家的生意,也是大为不解。实际上,沈四海习惯了固有的一套思维体系,总要依附于权利,对新生事物和现象也是极其保守和停滞。
戏中唯一一位冷眼旁观者,虽然没有像周莹一般引领大势,却也在周莹走出一条阳关大道后,紧跟其后,这人便是吴家二叔。
二叔既不像周莹,兼具商业天才和用人之道,也不像四叔和沈四海,保守封闭;二叔更多的是老成持重,但也不至于食古不化,当他观察到周莹的成功后,便灵活跟随周莹的脚步,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担当了神助攻的角色。
这部戏已经落下大幕,相信成为周莹一般的超人格魅力者是我们很多人的梦想,但事实上,大多数人或许永远不会成为周莹般闪耀的领导者和新生事物的践行者,但是我们可以成为二叔,观察周边情势和保持开放灵活的心态和思维,当我们人生中的“周莹”出现的时候,要牢牢跟紧,追随大势的风头。切勿变成现代版的“四叔”和“沈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