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特指95后,是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原著民”,是正在崛起的新一代消费主流人群,读懂这一圈层,才能找到符合其市场的商业逻辑。
Z世代出生时正逢中国经济腾飞,丰富的物质条件导致这一代人更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他们中绝大部分人独享整个家庭的全部资源,既孤独又渴望被关注,所以他们社交的目的并不是纯粹的交友,而是为了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黑话”只是Z世代寻找同好的第一道门槛,人设是他们守住社交自留地的另一道围墙,本质上都是“独生一代”在虚拟世界中找到彼此的方式。
基于兴趣的社交——在兴趣领域“阵地”鲜明,除了关注自己喜欢的球队、游戏、电竞战队、主播、二次元手伴、IP电影外,也会关注兴趣外延内容并形成自己的社群圈子,只做某家Fan,决不当墙头,从众、千人一面是Z世代讨厌的标签。
如果说御宅是Z世代共同的标签,那说走就走才是这一圈层个性化定制自己的生活方式 ,专程看比赛、光顾文艺小店、自由行、个性化歌单,做想做的事,注重娱乐,三观正、思想丰富、幽默吐槽的微博大V、公众号、B站UP主、主播最受欢迎。
社交并不限于即时通讯工具和自媒体平台,更包括弹幕、开黑、面基等多形式情感表达,从兴趣领域出发融合社交元素,进行思想交流,获得自我认同。
Z世代对颜值要求高,所以注重美感的产品设计能吸引他们;在产品中强化社交功能属性,做有思想有娱乐幽默风趣的内容,也乐于被其接受;由于兴趣鲜明,针对小众群体专门的个性化定制产品,更能深受其喜爱;同时这一圈层关注自我意识培养和自我成长,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技能也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注重知识和观点性内容的输出,形成对学习类运用的新学习习惯。
随着技术隐形化,导致以往的代际边界被瓦解,圈层之间的界线消融。不同年龄、社会阶层、教育背景的人,可以使用同一种技术,感受同样的文化,接收同样的信息。同时未来技术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代际之间的距离将缩短到难以清晰界定,技术的简化终将消融代际和圈层,这叫Z世代效应。
Z世代将是最后一个可以用代际命名的世代,因为技术的快速演化,终将消融代际之间的界线。代际是一个时期里,一代人被特定技术塑造的结果。因为每代人成长时,面对不同的技术环境,就养成了不同的行为模式。因为技术隐形,未来代际的特征与年代无关,而是环境塑造的结果,不同年龄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小,研究Z世代,就是研究每个人未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