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论语》学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大家看到这段话一定觉得非常熟悉

传诵了千年了,成为了极为经典的话。

第一个字“吾”,说明孔子是在说自己,他从15岁讲到70岁,这是讲他自己的人生体验,而不是讲每个人在哪个年龄应该如何。

孔子活到73岁,这里讲到70岁,就说明这一段是在他生命最后几年中回顾自己的一生。

十有五,这里的“有”音义都与“又”字相同,意思是十五岁。

“志于学”,什么是“志”?


“志”本义为意念、心意,引申为意向、意愿,又引申表示愿意做、决心做,再由意向引申指目标。

志还表示记,指用文字或标记符号记下来。也引申作名词用,指记号、标记等,由此又引申指记载的文字。比如“日志”。

志就是心之所之,也就是一心趣向之意。志于学,就是专心求学。

这个“学”,在这里理解为“大学”。

古代小孩子从8岁开始学小学。

这里说的“小学”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不是指这个小学。

过去小学指的是学习文字,学习句读,就是每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学习一些应对为人处事的最基本的规则,这叫小学。

古代15岁就是成人了,学的就是大学。

四书里面专门就一本书就叫《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也就是说,孔子在15岁时,已经确立了自己学习的方向,要明明德,要亲民,要止于至善,他立志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学者。

以上是今天《论语》精读的全部内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lily微笑阅读 1,046评论 0 1
  •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以。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
    lily微笑阅读 1,163评论 0 1
  •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玫瑰] 这里的《诗》指的就是《诗经》。前面我们...
    lily微笑阅读 1,053评论 0 1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玫瑰] “德”的古字形从彳(或从行)、从直,表示...
    lily微笑阅读 1,209评论 0 1
  • 《颜渊》篇第16章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成就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
    红叶与蓝鲸的美好相遇阅读 79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