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法习作(46)

学练书法已有一段时间了,虽感觉有些提高,但还是不满意。

之所以说有提高,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能辨认出的行书和草书字多了,二是也能跟着比葫芦画瓢地模仿几笔了。

不满意之处是,总觉得自己的功力不够,写出的字有形无神,不堪细看,所以不敢草率地去凑出一幅作品来。

我练字没人家那么刻苦和专注,也没去专门买过什么正规的纸张,都是在外孙用过的旧书上胡乱画画,之所以能坚持下来,除了修心养性之外,就是觉得都白白地把这些旧书扔掉太可惜了。

听一些书法达人介绍,初学者最好能一个星期拿出一幅作品,这样便于提高。我打算以后也尝试一下。

既然是作品,肯定是要费一番心血的,一般都不想把它轻易扔掉;可我偏没有保存旧书的习惯,不愿把那么多精神负担留在身边。思来想去,干脆也做一个文集,把自己的临摹和创作过程记录下来,这样,日后在欣赏或总结的时候,回阅也方便些。

本周书写的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王安石有感于杨德逢家的清幽环境及高雅生活情趣,题写此诗于杨德逢屋壁,以赞美主人,并抒发自己在田园生活中获得的闲适心境。

意思是说,长把茅草屋檐打扫得干干净净无鲜苔生出,花木规整成行成垅是你亲手培栽培的结果。

一条流水护着农田如带将丛绿缠绕,两山排列矗立门前把碧青的翠色送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