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自灵魂的拷问是“身边的同龄人过的都比我好,我该不该追?”
很熟悉对吧,这是一道奇葩说的经典辩题
很多人不喜欢看辩论,觉得没有正确答案的争辩毫无意义,就像老妈不理解老爸为何会喜欢看拳击
“两个人花几个小时把彼此打得血忽淋拉的,还打不死,到底图啥”
但辩论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让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原来是个谜宫!你的观点+我的观点,就能对撞出破解谜题的钥匙。
今天,我们不妨开下脑洞换个角度来拆解这道题目
先问多一句,同龄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得比你好的?
你知道么?真遗憾,我不知道
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几乎都有一个阴影,叫“别人家的孩子”
我不止有过阴影,而且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也是不少孩子童年的阴影
用我老师的话说“是在鲜花和掌声中长大的”
高考状元、上海市选调生百人计划之一、满满一柜子的奖状奖杯证书......,听起来够高光了吧?
老实说,在人最膨胀的某些时刻,真的会以为自己就是天选之子,哪里会想到出道即巅峰背后的惨烈
当有一天,你发现你最拿得出手的成绩还是10年前的辉煌,身边的世界早已沧海桑田
那一刻,你才痛醒了:
我不是本来跑在前面么?到底是什么时候被人扣圈了?!!!
痛苦的是“我的同龄人都过得比我好”么?不,对我来说,痛苦的是“在我还不知道的时候,同龄人就已经都过得比我好了,而我还停留在我过得比同龄人好的原地”
似曾相识么?我们曾叫他“龟兔赛跑”,残酷么?世界就是这么又童话又真实。
它的无情冷漠无理取闹正在于他让同龄人赶超抛弃你时,连一声招呼都不打
让人遗憾的从来不是“我做不到”,而是“我本可以”
世界他都这样以痛吻你了,
你还要报之以歌?
D说:
别傻了,我请你清醒一点,大胆一点追上去,扇他一巴掌!
用你的追把失去的赢回来
然后我们来问第二个问题,在同龄人超过你的时候,他们做了什么?
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我们读书时一直被教导“高考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可没有人告诉我们,人生的路不是一直都是独木桥,冲在前面的就会永远第一
挤下桥的人,可能学会了一苇渡江,也可能乘上快艇
挤过桥的人,眼前就有了山水迢迢,有的路上繁花似锦,有的路上荆棘丛生
你不走过去,永远不知道哪条路更快,哪条路风景更美
说不定还有人辛苦爬上山,学了滑翔翼,一飞万里
而这些才是赶超背后的沉甸甸的故事
所以,既然要追,你总要明白你要追谁?怎么去追?
看别人有滑翔翼,你也一定要学么?有恐高症的,咱是不是可以先别折腾自己?
看别人乘风破浪,你也一定要学么?会晕船的,我劝你人间清醒
如果只将目标关注到“追”这个字本身,自然难免焦虑
但我们更要记住的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跑过步的人都知道,跑的长远要迅疾更加重要
要追,不妨追你理想的自己
越是风急浪大,越要把稳人生的舵
I告诉我们:
追这件事,咱得漂漂亮亮开开心心地完成!
节奏拿捏死死的,追人之路稳稳的
再来下一个问题,同龄人过的都比我好,我为什么是被拉下的那个?
当我们走出象牙塔,越来越懂得了圈子的重要
虽然海峰老师说“如果你的圈子里的人,都过的不如你,那么你的进步往往可能也不会进步太大”
但我想的是:一个人从领先到落后,除了她自己一叶障目,为什么没有人推她一把?
我又想到我自己~
以前我总是习惯尽情展露锋芒,可能有时自己都没觉察地用骄傲高高在上刺痛了别人
结果是,兄弟姐妹不敢跟我谈心,同事朋友不大跟我八卦。于是,当别人一起结伴奔跑,我将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
你没有搭起通向彼岸的桥,别人又如何能为你送来芬芳花草?
与其埋怨被抛下,不妨想想,你的优势在哪里?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然后造势得势,借势成事
S说:
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跑得更久
何妨找个结伴的人,一起开追
最后一个问题,那我们追到哪里算完呢?
这个答案在你心里。
原谅高C的我一直觉得题目有BUG
“同龄人都过得比我好”么?对于学过DISC的人来说,答案是“不一定”啊
老话说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事事完美不可能”,所以你得知道,哪怕不是最好的那个,你也一定不会最差的那个!哪怕别人事业比你成功,生活却未必如你安定
要不怎么说,欲戴王冠,必成其重呢
如果决定奋起直追,也别将目光聚焦在点点萤火、一时得失~
我们要低头赶路,更要抬头看路
只要保持向前的姿态
有目标希望,有鲜花阳光,有知己死党
追这件事情本身,已经足够精彩
C说:
善弈者不谋一子之势,
善战者不贪一城之功
世界那么大,追起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