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完成了2个模块的学习,分别是习惯的基本概念和习惯行为设计。
接下来,我们进入训练营的最后一个模块:解决难题。
— 01 —
普通人的改变
大多数的人虽然对于工作、爱情、人际关系、金钱、健康等方面抱有“希望能变成......”的想法,却往往事与愿违,在不知不觉中让事情朝着更为糟糕的方向发展,让自己陷入不知所措中。
有个人,跟你我一样。
【十多年前的他】
超完美主义, 个性非常执着,无论什么事情都力求完美,加班到半夜2点或节假日上班是家常便饭。
当工作进度落后时,他也会在无意间对相关人员乱发脾气。
财务上,工作到第10年仍然背着助学贷款,财务也维持在赤字状态,每天都过着与储蓄卡扯不上边的生活。
感情上,即使面前出现了喜欢的女生,他也不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更几乎不曾参加联谊,当然根本无法谈成恋爱。
健康上,他因为害怕看牙医宁可放着蛀牙不管,忍耐到神经开始剧痛,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前往就诊,因而遭到牙医的数落。
当时,这个哥们在心中呐喊:我想改变自己。于是,他开始试着学英语、考证书、早起、上健身房,然而,每一项都撑不到1个月便宣告放弃。
他对于自己这种极端没有定性,无法坚持下去的个性感到痛恨不已。
要知道,人一旦像这样对于工作、金钱、爱情、抱持怀疑时,就会开始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继而让幸福感不断下降,对于无法改变的自己感到焦虑不安,并自我厌恶。
明明想要改变,却改变不了,他开始认为这或许是个性上的问题,因为他觉得他原本就属于胆小、完美主义、急性子的个性。
后来,他发现无法改变的根本原因,并非出在个性上,而是受到潜意识中根深蒂固的思考习惯所影响。
【十多年后的他】
几乎不再乱发脾气,即使事态紧急,他也能利用思考来加以控制。
消除了任何事情都“必须做到完美”的强迫观念,能看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工作上变得更有弹性,也不再容易感到疲倦。
从任何事情都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个性,透过转化信念,现在仍然维持着早上5点起床,运动,打扫,写日记等习惯。
他通过写书、培训、演讲、咨询和建立习惯培训学校等方式,帮助3万多人完成成功的改变。
他到底是谁呢?
他是一位跟我经历相似,但更早完成转变,并且拥有丰富助人经验的“普通人”。
这位普通人叫古川武士,他开创了日本习惯培养顾问行业的先河,也是日本第一位习惯培养顾问!
一位普通人的改变心法,对大家更有借鉴价值。
— 02 —
改变三原则
古川武士说,在学习具体的习惯培养方法之前,需要牢记改变的三个原则。
因为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失败率高的人,通常在一开始就失败了。
所以,为了不眼睁睁地招来失败,在培养习惯时,请检视自己是否确实遵守以下三项原则。
原则一:锁定一项习惯
失败的第一个原因是太贪心,想同时培养两种习惯。
很多人在减肥时,通常会同时进行饮食控制与运动,这是最典型的高失败率的例子。
因为,习惯引力会针对不同的习惯产生作用,如果同时培养多项习惯,就会承受多倍“习惯引力”。
原则二:坚持有效的行动
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行动规则太多、太复杂。
就算你只锁定一项习惯,但是行动规则太复杂,光是记就记不住,想持续执行就更困难。
复杂的事情容易失败,简单的事物容易坚持,这是真理。
原则三:不要太在意结果
失败的第三个原因是过度在意结果,导致行动节奏被打乱。
以减肥为例。如果你每天都称体重,看到每个月体重只减了 1-2 公斤会感到很焦急。
这时你可能会为了想早点达到目标而不吃中餐,或是每天只摄取 1200 卡路里热量,采取极端的减肥手段。
当然,这么做可以暂时收到成效。不过,后面随之而来的,就是让人更不能忍受的反弹。
— 03 —
三种习惯
经过前面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知道所谓的21天养成一个习惯纯属谣言,因为习惯的培养关键在频率而不在天数。
不同习惯对“心理免疫系统”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果被心理免疫系统识别为高危险的习惯,那么这种习惯培养起来的难度就大很多。
古川武士在帮扶30000多人成功转变的过程中,根据习惯对心理免疫影响程度的高低,把习惯培养的难度分成了三大类,分别是:
— 04 —
三个阶段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史蒂芬·柯维将宇宙飞船阿波罗11 号的发射过程形容为:
“火箭升空的最初几分钟、几公里内所耗费的能量远多于后来几天、几十万公里旅程中所耗费的能量。”
发射火箭时最困难的部分就在于穿过大气层。
穿过大气层需要巨大的能量,这是因为火箭会被地心引力拉回地面的缘故。
不过,一旦火箭进入太空,脱离了地心引力的影响,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就能够前进。
“培养习惯的过程”就类似发射火箭的过程。同样地,培养习惯的过程也需要缜密的设计。
如果随随便便开始行动,极有可能会因为“习惯引力”的作用而遭到挫败。
如同火箭穿过大气层一样,在习惯养成之前会有三大难关:反抗期、不稳定期、倦怠期。
在对150位行为习惯培养失败案例的总结后,古川武士发现:
反抗期(第 1 天~第 7 天):42% 的人失败
不稳定期(第 8 天~第 21 天):40% 的人失败
倦怠期(第 22 天~第 30 天):18% 的人失败
一、反抗期:很想放弃
我们经常说“三分钟热度”,可以说从第1天开始到第 7 天是最大的难关。在这一阶段,你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马上就感觉没劲,只有三分钟热度。
计划内容太过勉强,导致中途放弃。
时间一天天过去,变得越来越懒得行动。
那么,怎么样才能度过反抗期呢?那就是,只要把重心放在“撑下去”上就好。
也就是说,“每天持续行动”是很重要的。这个阶段可以完全忽略行动的量或结果。
二、不稳定期:容易被影响
进入第二阶段的“不稳定期”后,由于门槛提高,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在已安排好的时间内插入其他事情而荒废计划;
因为加班或个人私事导致计划中断;
因为天气或突发事件导致多日无法持续行动。
对于各种突发事件建立有弹性的“动力机制”,才能巧妙地应对困难。
注:
所谓“行为模式化”,是指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固定的模式(时间、做法、地点),并认真执行。
如果因为突发事件导致行动总是被中断的话,可能就会产生自我厌恶感或无力感,继而提不起劲,最后就容易失败。因此,设定“例外规则”就显得很重要。设定例外规则并不是为了宠溺自己,而是为了让计划保持弹性。
三、倦怠期:感到厌烦
在第三阶段的“倦怠期”中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
感觉厌烦提不起劲
感受不到培养习惯的意义
因一成不变而产生空虚感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最后阶段的倦怠期最容易产生一成不变的感觉。
这些情绪都会化为“好像没有意义”“好无聊”“感觉好烦”等放弃行动的借口,而找各种放弃行动的借口也是这个时期的特征。
定好培养习惯之后的努力目标,会不断增加好的习惯。
最后,我们来小结一下。
今天,我们介绍了开创日本习惯培养咨询行业先河的第一人,古川武士的习惯培养方法。知道了,古川武士作为一个普通人通过好习惯的培养,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还成功帮助30000多人完成转变。
接下来,我会利用具体案例,给大家详述古川武士的习惯培养方法。
思考讨论
你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对策,效果如何?欢迎你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