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3,周六,晴
今天阅读《非暴力沟通》第六章。
Day139《不掌握“提请求”的沟通要点,得到理想回应概率低》
——写作营第139天共读打卡《非暴力沟通》阅读复盘6
01 提出自己的请求并得到他人的帮助也是个技术活
在学习过表达之后,会留意起沟通的内容,我渐渐意识到,很多情况下当我们请求别人帮忙的时候,“要求”说的并不具体,仅仅只是描述了一个泛泛的大概。听上去很简单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构成要素,但往往并没有表达清楚。所以,我们虽然提出了要求,但实际上对方并不知道要怎样去做,或者要做什么。沟通的重要性在于表达者要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进而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对方知道他要怎么做才是对的,或者说符合我们的要求而不至于形成执行障碍。
提要求的时候,切记说希望对方做的事,而不是说出不想让对方做的事。简化被要求者的接受难度,避免令其不知所措。沟通时最好简单明了地说出具体行动方案。当然还是要先表达下自己的感受,然后再给出具体的想让对方做的事情。
明确谈话目的,然后请求反馈了解他人的反应。这时候通常我们会想知道对方是什么感受、在想什么,甚至在想ta是否会接受我的请求。
02 如何区分请求与命令
请求一般是指:说明或提出要求,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满足自己某项需求或需要。而命令是指:由上级向下级发布的权威性的指示,或由具有正当权威或权利的人所下的特定或日常指示。
听到命令,人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服从,二是反抗。只要我们认为,别人提出的要求是在强迫我们,我们就不会乐于满足其需要。如果这个人经常指责别人,那么他的请求也会被看作是命令,因为经常受到指责的人也会倾向于将请求解读为命令。如果我们认为不答应对方就会受到责罚,我们就会把这个请求看作是命令。
总结来说,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就批评和指责对方,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那也是命令。
区分是请求还是命令,在于当对方无法满足我们的愿望,我们是否还能尊重他们的感受、需要以及选择,接纳而不强迫对方。
很多人误把命令当成请求,所以也就不会收到期待的效果。尤其是在父母与孩子之间,领导与下级之间。处于强势地位的一方表达的请求,通常也会被认为是命令。
提出请求时,我们需要尽量避免使用抽象语言,而用更为具象、具体的描述,收到理想回应的可能性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