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不到黄河心不死!到现在已经无法判定这句话是褒义,还是贬义的了。
对于这样的人,可以说他目标感强,也可以说他倔,到最终能否去到黄河还是一个未知数。
接触时间管理之后,“目标感”一直是一件相当具有挑战的事。老师们常说,要有十年的目标计划,如果没有至少有个五年的,如果五年的没有,那就做个一年的目标计划,如果一年的都没有,那就做个三个月的,至少要有每个月的目标计划,最后再精确到每天的日计划。
为此,我不停地在清晰,五年以后,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从而拟定自己的目标计划。
经历这一次疫情,明确一件事,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一定要构建资产性收入。由此,也更加让我明白目前正在合作的这份事业的重要性,但是同时,我要努力去突破自己的短板——人际交往能力的障碍。
趁着疫情期间,假期延长,开始学习了很多课程,有关人际交往的,打造个人品牌的,包括修心的灵性课程。
每天时间节点都是满的,让自己觉得挺忙碌,但每天晚上回过来头来复盘的时候,都是一把冷汗——我不确定,自己现在做的一切是不是在空转,是不是无用功?
每天日更,其实已经做到20多天了,真的想给自己一个奖励。同时,开始尝试写故事,去投稿。对于投稿这件事,再一次深刻感受到小人物的劣根性。
1500—3000字的故事稿件,其实写起来也不算复杂,更何况我已经用一个番茄钟的时间拟好了大纲,静下心来估计两个小时能写完,但我还是给自己放水了,留着明天写。
学习视频网站的制作,报了课程,老师也送了我上课的名额,但是学习的状态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制作内容的激情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我真的好害怕自己会因为看不到价值的呈现而半途而废,我不断的提醒自己要“坚持”,但是要坚持下去,就必定涉及到要动脑筋去规划,甚至去行动,我是因为后面这些潜在的东西,内心在打退堂鼓,一个字概括自己的状态——懒。
只是我不希望自己“懒”,所以一直强撑着,在做对抗,从而产生了相抵触的能量。
报了人脉的课程,朋友也分享了人脉的课程给我,刚开始热情高涨,想着怎么去获得更多的人脉,但是到现在,感觉越来越不知道怎么跟人聊天了,甚至不知道跟人说什么了。这样的状态让我觉得特别的恐慌。
本来所做的所有的事,都是为了打造品牌,突破人脉而服务的,但是到最后却在最关的的人脉这块卡住了。
今天老师语重心长跟我说了很多话,明确的指出,其实我是心理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是我自己害怕,是我自己太看轻自己,深以为然。可是,怎么去调整,从而让自己从这样的困惑中走出来,成为自己一直没有解决的难题。
或许唯一的方法,就是多找人聊天吧。那就行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