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上有一句话:21天就能养成一个好习惯。我也曾经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并且身体力行过。然而我努力了远远多于21天,有些事情甚至坚持了快半年,却并没有养成自然而然的习惯。经历的养成失败多了,反而造成了深深的挫败感。认为自己就是个很懒,没有意志力,软弱的人,开启了新一轮的自我否定模式。
心理学上有过21天的实验。让一个人连续抬手指21天,大脑控制手指运动的部位会发生物质变化。这也是成功学上21天养成习惯的来源。现实中,即使我们持续做某件事情很多天,比如早起,跑步,写作,再做的时候依然不会觉得很轻松,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坚持。
如果坚持了,还是没有形成习惯。我们就不可避免地陷入自我贬低和否定中。专家解释,这是因为东方人习惯从精神层面找原因。面对美色的诱惑,东方人更推崇柳下惠的坐怀不乱,完全靠意志的坚定抵抗引诱。
《荷马史诗》中也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奥德修斯在渡过一片有海妖的海域时,必须要抵抗海妖诱惑的歌声。他命令船员把他绑在桅杆上,途中无论他发出任何把他放下来的指令,都不能解开他,否则就砍头。为确保万无一失,还用蜡封住耳朵。奥德修斯就是靠外部环境的设置,即享受了美妙的歌声,也顺利地抵达了目的地。
完全靠意志力的坚持形成习惯,是一件不靠谱的事,而且极易在心理上自我折磨。情绪上的反复和折磨是最大的能量损耗。把跑鞋和衣服穿好,先走出去到跑步的地方,减少开始行动前心理能量的损耗,给自己养成习惯设置好外部环境。
研究习惯养成的专家说:“习惯是一种高概率的行为。”如果把习惯定义为“每天”都必须要做某件事,那就是100%的概率。如果我们没有每天做到,就认为自己太懒,太软弱,养不成好的习惯。只能使好习惯离我们越来越远。超过65%的概率就可以认为已经养成了好习惯。
越挫越勇是一种谬论。挫折不会让我们进步更快,成就感才会。在自我打击和挫折感中成长,还是不断鼓励和成就感更能让我们更快地形成好习惯呢?答案显而易见是后者。